【書訊】 本系呂世浩先生《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出版
       (臺大《文史叢刊》v.138)

公告日期:2010-03-19

 

《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

  呂世浩 著
  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12月,382頁,ISBN: 978-986-02-1966-1

 漢承秦制,故西漢初年傳統史學幾近衰亡,後至武帝又不改秦道,儒術淪為緣飾之工具。太史公因此而作《史記》,以上續古史之傳統,下繼孔子《春秋》「撥亂反正」之志。其書之最大特徵,便是書寫當代史以論治,故被漢廷視為「微文譏刺,貶損當世」,形成對當代政治的挑戰。

 隨著《史記》散播日廣,對漢廷統治的負面影響日益浮現,官方開始採取了種種防制措施,如成帝時刪削《史記》十篇即是。其後歷經兩漢之際共四個階段,至東漢初朝廷先設前所未見之「私改作國史」一罪,嚴禁私人修史,將史權收歸官方;而後再命人撰述一部「頌漢功德」之史書,以求取代《史記》之影響,這就是班固的《漢書》。

  班固為求「尊顯漢室」,割離古今而作《漢書》,不僅扭轉《史記》本旨,更使《春秋》、《史記》以來當代史之傳統因而中絕。後史代代法之,遂使當代史不復重現。中國史學從此走上了述古不論今的道路,成為殘缺之史學。《史記》所傳「通古今之變」之大義,至此衰矣。

(作者為臺大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現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

相關文件:無
相關網址:臺大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