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臺大歷史學系
 
 
 | 首頁 | English | 臺灣大學 |
臺大歷史系 臺大歷史系 臺大歷史系
 
   
  最新消息
  系所介紹
  系所成員
  修讀規定
  招生入學
  學生資訊
最新消息 活動紀實
 
  學術活動紀實
講論會紀實
  系友活動
  師生活動
  教研平台
  臺大歷史學報
  出版品
  系訊電子報

 

 

 
項次 講論會紀實  
112學年度 111學年度 110學年度 109學年度 108學年度
107學年度 106學年度 105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3學年度
102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0學年度 99學年度 98學年度
99學年度
童長義老師主講:功利思想儒者伊藤仁齋及其《童子問》形成的時代


功利思想儒者伊藤仁齋及其《童子問》形成的時代

  • 時 間:2011.06.09
  • 演講者:童長義/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 主持人:方震華/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本文以江戶時代伊藤仁齋的《童子問》為分析主體,希望兼顧伊藤仁齋思想的內在邏輯,及其對外在生活環境變化的刺激與回應,了解其思想成長與政治力、社會脈動力之間的互動關係。《童子問》自伊藤仁齋六十歲開始起草,至仁齋死前七十八歲中止講論會為止,其間經歷德川綱吉政治所行尊王(皇)系列措施、禮遇與迫害並行的待儒政策、嚴厲慘刻的簡約令,及人不如畜的「生類憐令」。本文分析《童子問》書中對孔孟共同主張「儉」有深入討論,既可在仁齋的交遊圈中發揮「以友輔仁」,又能迎合高壓統治者政令,乃一舉兩得的作為。另一方面,仁齋卻未以孔孟共同重視的「仁民而後愛物」思想對時政「生類憐令」針砭,以及為了迎合德川家的偉大功業,極力稱揚管仲九合諸侯、尊王攘夷與開平盛世的事蹟,卻對有關管仲的評價,孔子與孟子之間有嚴重落差的問題,無法做具體直接的回答。因為整個東亞儒學史上,伊藤仁齋大概是最強烈主張孔孟思想一體不可分性的儒者.由此突顯仁齋思想的內在邏輯的自相矛盾性;卻符合當時政治與學術思想間互動的實態.
  • 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 活動照片連結
閻鴻中老師主講:漢初《奏讞書》中的法理言說和道德判斷

漢初《奏讞書》中的法理言說和道德判斷
  • 時 間:2011.04.28
  • 演講者:閻鴻中/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 主持人:方震華/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江陵張家山出土的漢初《奏讞書》提供了多則難以判決的奏讞案例,從其紀錄內容可以發現,所有的偵訊、調查過程都清楚而嚴謹,直到嫌犯親自確認其犯行吻合於律令所定的要項為止,與睡虎地秦簡《封診式》的程序規範若合符節。另一方面,《奏讞書》對於疑案的判決,無論最後的處分是全然確定抑或兼存兩說,都只記載簡單的斷語,未做任何法理解釋,這點也和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的法律解說方式完全一致。為什麼秦及漢初的審判缺少法理言說呢?從《奏讞書》的幾則虛擬案例中,可以發現一些解答的線索,並帶來值得深思的問題,其最終的原因應該從法家的法律思想與政治思想間的關聯尋找,尤其關係到法家對一般道德價值所持的特殊立場。
  • 詳細演講公告及摘要:按此連結
  • 活動照片連結
花亦芬老師主講:Melanchthon 為馬丁路德所寫的第一篇傳記

Melanchthon 為馬丁路德所寫的第一篇傳記
  • 時 間:2011.03.31
  • 演講者:花亦芬/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主持人:方震華/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本文以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在德意志宗教改革過程中,最重要的「戰友」Philipp Melanchthon1497-1560為路德寫的《路德傳》為基礎,討論Melanchthon為基督新教開創了何種傳記書寫觀,此書寫觀與古希臘羅馬的傳記以及中古的聖徒傳的差異何在,及其對於基督新教的意義。
    本文並析論 Melanchthon 何以要放棄如 Johann Reuchlin 1455-15220Erasmus of Rotterdam1466-1530等人文學者可以安然享有的學術尊榮,及探討Melanchthon的抉擇與他對於提升公民社會文化的思考之間的關聯,以及這些思考與路德的宗教思想和 Erasmus 的人文學教育理想之間的差異。
    透過以上的討論,本文希望論述 Melanchthon 個人思想的獨立性,並以此重塑德意志宗教改革原本具有的多元風貌,重新省思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的本質與特色。
  • 詳細演講公告及摘要:按此連結
  • 活動照片連結
趙綺娜老師主講:觀察美國:臺灣訪客筆下的美國,1950~1970

觀察美國:臺灣訪客筆下的美國,1950~1970
  • 時 間:2010.11.25
  • 演講者:趙綺娜/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主持人:方震華/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1950年代至1960年代,美國用「教育交換」educational exchange的方式,邀請不同國家的人赴美參訪,當時臺灣也有三千多名社會菁英受邀參與。過去學界多以美國視角看待此一政策,趙老師則以當年受邀訪美的臺灣菁英著作中,從接受者的角度了解他們如何解讀美國社會的各種現象,進而分析他們心中的美國形象及這些言論對當時臺灣社會的影響。
  • 詳細演講公告及摘要:按此連結
  • 活動照片連結
方震華老師主講:養兵衛民——募兵制合理化論述在宋代的建構

養兵衛民-─募兵制合理化論述在宋代的建構
  • 時 間:2010.11.04
  • 演講者:方震華/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主持人:陳慧宏/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北宋採行募兵體制,軍費構成政府在財政上沈重的負擔,引發諸多批判。但是,在宋人的議論中仍有肯定募兵的論點,認為透過召募無賴之徒,加以軍法控制,有利於社會安定,實為宋太祖創設募兵制的目的。現代學者據此而主張「養兵」為宋太祖安定社會的手段,為其後代子孫所繼承。本文透過探討北宋君臣對於兵制的爭議,追溯宋代肯定募兵論述形成的過程。以王安石為代表的民兵論者,企圖推行義勇、保甲的體制來取代募兵,主要的理由在於召募的士兵多無來自社會上的無賴之徒,平時消耗政府財源,至戰時又無力抗敵。解決之道是恢復「三代兵農之法」,透過組織農民為兵,取代召募而來的「正兵」。與王安石立場相異的官員,則認為訓練平民為兵恐將增加人民反抗政權的能力。基於此種疑慮,支持募兵制的官員發展出召募無賴為兵有利於社會安定的說法,並歸功於宋太祖的創制,藉以塑造本朝優於前代的典範,來對抗王安石等人復行「三代之制」的訴求。神宗在元豐五年提出太祖以無賴為兵,藉其力以保衛良民的說法,是合理化募兵制的重要論點。此後,「養兵衛民」的論點成為統治者合理化軍費支出的依據,並形成與「兵農合一」相對立的兵制傳統。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 活動照片連結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製作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6319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41號  No.1, Sec. 4, Roosevelt Road, Taipei, 106319, Taiwan, R.O.C.
電話 (Phone):+886-2-33664700~5 傳真號碼 (Fax):+886-2-2362-0028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