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新書介紹 2020.3.4 公告
台灣史論叢 社會生活篇
呂紹理老師主編,呂紹理、林玉茹、曾品滄、吳奇浩、劉欣蓉、陳玉箴、余舜德、
張珣、黃宣衛、黃應貴 老師著,《如何日常.怎樣生活》出版
 
 
 
 
  • 主 編:呂紹理
  • 作 者:呂紹理、林玉茹、曾品滄、吳奇浩、劉欣蓉、陳玉箴、余舜德、張珣、黃宣衛、黃應貴
  • 策 劃:王泰升/臺大講座教授兼出版中心主任
  • 臺 北:臺大出版中心,2020 2 月出版,548頁,ISBN:978-986-350-382-8
  • 內容簡介:
    社會生活(social life)是指人與人之間互動所形成的社會關係,以及此種關係所構築的社會規律。近二、三十年間,「生活史研究」已成為歷史學日益受到重視的次領域。

    本書共收入十篇論文,所選論文不局限於史學研究者的作品,更吸收人類學、社會學、空間地理與建築學界的成果,作為跨學科對話的基礎;編排依清代、日治而至戰後以及跨時代的變遷。各篇文章的關係亦即以「時間/空間」為基底的生活史研究,以及由時間、空間及環繞物質生活面向而勾連起來的社會文化關係。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仰賴依靠的物質條件(如食衣住行),常是社會的生活史集中探討的課題,是本書挑選文章的標準之一。除此之外,也特別著重表現在場/不在場、日常/非常、家內/家外等複雜、長期變遷的研究成果。

  • 作者簡介:
    呂紹理,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研究專長為臺灣史、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城市史。著作有《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

    林玉茹,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臺灣商業史、社會經濟史、清代臺灣史、區域研究、臺灣海洋史。著作有《中國近代經濟地理第六卷:閩臺近代經濟地理》、《尺素頻通:晚清寧波與泉州、臺灣之間的貿易文書》、《國策會社與殖民地邊區的改造:戰時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東臺灣的經營》等論著。

    曾品滄,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研究領域為清代及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經濟史、生活史以及食物文化史。著作有〈餐桌上的戰爭──日治末期臺灣的食物配給、黑市與殖民地社會〉、〈日治時期臺灣菜譜的演進與東亞食文化的跨境流動〉等論文,以及《蓬萊百味臺灣菜:黃德興師傅的料理人生》等口述歷史專書。

    吳奇浩(1978-2014),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曾任東海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社會文化史,尤致力於服飾文化史研究。著作有〈洋風、和風、臺灣風──多元雜揉的臺灣漢人服裝文化(1624-1945)〉。

    劉欣蓉,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淡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建築設計、空間與社會、規劃設計溝通技法。著作有〈消失的「理想住宅」方案〉、〈社區營造與都市更新〉、〈造築身體的家務性〉、〈公寓的現代性翻譯〉等論文。

    陳玉箴,荷蘭萊頓大學人文學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飲食人類學、臺灣近現代飲食史、媒體與消費社會。著作有《飲食文化》、《大碗大匙呷飽未?一定要知道的臺灣菜故事!》、〈環境、軍需、移動人口:澎湖餐飲業歷史變遷與「島嶼型食生活」研究〉等論著。

    余舜德,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人類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研究領域為經濟人類學、歷史人類學、身體/感官人類學。編有《身體感的轉向》、《感同身受:日常生活的身體感》;著有〈導言 :食物的「道地」與跨國╱跨文化脈絡〉、〈身體感:一個理論取向的探索〉等論文。

    張珣,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人類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研究領域為文化人類學、醫療人類學、宗教人類學。著有《疾病與文化》、《文化媽祖》、《媽祖.信仰的追尋》、《海洋民俗與信仰:媽祖與王爺》;主編有《漢人民眾宗教研究:田野與理論的結合》;合編有《當代臺灣宗教研究導論》、《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研究典範的追尋》、《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人類學家的我們、你們、他們》、《宗教、法律與國家:新時代的文化復振》、Religion in Taiwan and China: Locality and Transmission 等專書。

    黃宣衛,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文化人類學、認知人類學、歷史人類學、宗教人類學、臺灣南島研究、東臺灣區域研究。編有《國家、族群與基督宗教──西部苗族調查報告》;著有《阿美族》、《國家、村落領袖與社會文化變遷:日治時期宜灣阿美族的例子》、《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共築蓬萊新樂園──一群池上人的故事》等書。

    黃應貴,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長期從事臺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臺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3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與陳文德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與鄭瑋寧合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與林開世合編)等書。

 

 

 

 

   
 相關連結: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106319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4段1號 ‧ 電話:+886-2-33664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