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新書介紹 2015.8.13公告
《絲路新史:一個已經逝去但曾經兼容並蓄的世界》出版
 
 
  《絲路新史:一個已經逝去但曾經兼容並蓄的世界》出版
 
 
  • 作者:芮樂偉.韓森(Valerie Hansen)
  • 原著:The Silk Road: A New History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 譯者:吳國聖(臺大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李志鴻(臺大歷史系博士生)
       黃庭碩(臺大歷史系博士生)
  • 審定:許雅惠(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 臺北:麥田,2015年8月出版,392頁,ISBN: 978-986-34-4255-4
  • 內容簡介:
     《絲路新史》根據絲綢之路上七個地點(其中六處在中國西北地區,一處在撒馬爾罕外圍)考古發掘的文書和文物,寫成一部關於絲綢之路的新史。「絲路」二字首次出現在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的地圖中,隨著後人不斷沿用此一名詞,加上(對漢、唐、貴霜、羅馬等官方歷史)傳統研究的推波助瀾,絲路作為一條貿易之路並以絲綢為貿易大宗的錯誤形象漸漸成形。本書見解挑戰傳統觀點,解讀近百年絲路沿線綠洲出土文物與文書,衝擊人們過去對「絲路」歷史的錯誤觀點與想像。
     作者撰寫本書時,特別重視這條道路上交易最為頻繁的商品之一:回收再利用的紙張,以及文書的書寫、保存及其攜帶的祕密。絲路居民很少銷毀紙張,而是收集起來再利用。寫了字的官文書、契約等紙張最後成為紙鞋的鞋底、紙糊塑像和其他隨葬品。這些文書以絲路上多元文化的多種語言寫成,如古漢文、梵文、粟特文、佉盧文等,其中許多是只有少數學者能理解的死語言。當考古學家用蒸汽把這些文物分開時,隱蔽的紙張層被分離,記載在紙上的祕密躍然呈現。通過這些紙張,考古學家閱讀著有關布匹價格、財產糾紛、醫藥處方以及一千年前某市集中關於一個女奴價格的記載。出土文書在《絲路新史》一書佔有重要位置,這些文書提供難得的機會,讓我們能夠洞悉絲路上一般人的生活圖景,並且有機會識別出事件的主要參與者、交易的主要貨品、沙漠旅隊的大致規模,以及貿易對這些地方的影響。
     閱讀本書後,讀者會發現絲路上更有趣且更頻繁發生的是文化、宗教信仰和技術上的交流,比起過去我們以為的貿易之路,其歷史重要性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中敦煌石窟更是絲路社群維持近千年的宗教寬容特質的體現,藏經洞就像一個時空膠囊,佛教僧人似乎是有意識地保存用梵文、于闐文、吐蕃文、回鶻文和粟特文書寫的摩尼教、祅教、基督教、猶太教與佛教諸文本,確保這些珍貴歷史不受破壞。
  • 作者簡介:
    芮樂偉.韓森(Valerie Hansen),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唐宋社會史、中國絲路社會文化史。著有The Open Empire: A History of China to 1600, 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1127-1276。

 

 

 

 

   
 相關連結: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10617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4段1號 ‧ 電話:+886-2-33664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