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異物


摘要
動物吞服異物時,其通常會因無法通過彎曲狹窄的腸道而引起腸道的阻塞,完全的阻塞會引起包括嘔吐、腹痛、休克等急性的臨床症狀,不完全阻塞者則多半症狀輕微,但體重有明顯下降趨勢。若為線型的異物,則會造成腸道的扭結,且可能會因腸道的持續蠕動而嵌入腸道黏膜中引起腸道的撕裂及穿孔。腸道異物可由病史、臨床症狀、理學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來加以確診,而其中放射線學檢查是最有力的診斷工具。在36小時內若異物沒有移動的跡象時,則應馬上進行腸道切開術或腸道截除術以移除異物,術後應注意病畜的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狀況,在一般狀況下,若動物沒有併發腹膜炎或沒有接受大規模的腸道截除者,通常都有良好的預後。

前言
口咽部是所有消化道開口中最大的,所以當動物吞食異物時,它們也許能順利的通過食道以及胃,但卻不一定能安然的通過管徑較為狹窄的腸道,因而可能造成腸道的阻塞。常見造成腸道阻塞的異物有骨頭、小球、玩具、石頭、玉米的穗梗、布料、釣魚鉤、桃子核、橡樹子、胡桃核、及線型物等,有些異物會隨時間而慢慢的向後移出腸道,不能移出者則將造成部分或完全的阻塞。


不完全的腸道阻塞可容許有限的氣體或液體通過,而完全阻塞者則不能,而患畜所表現出臨床症狀的緩急,也取決於阻塞的程度,完全的腸道阻塞會表現出急性的臨床症狀,尤其是近端腸道的阻塞症狀將更為緊急。發生阻塞時,阻塞處的近端會因液體及氣體的堆積而變得漲大,液體的堆積大部分起因於腸腺的分泌及腸液的無法順利通過和吸收所致(腸液的吸收多半在空腸下段及回腸部);而動物嚥下的氣體及腸管內發酵的產氣則是腸內氣體堆積的主要來源。由於上述物質的堆積使得腸管內的壓力越來越大,而造成淋巴管及微血管的循環受阻,更嚴重時則靜脈的回流亦受影響,但其動脈的血流並未受影響,因而造成腸道壁的水腫,最後液體不僅蓄積在腸道漿膜處,更會進一步流入腹腔中。由於黏膜及黏膜下層的循環受阻,因此在阻塞處會有缺血或壞死的情形出現,而該段腸道的蠕動減緩甚至停止,也同時會造成腸道內細菌的增長,這些增殖的細菌及其產生的毒素稍後可能會進入腹腔或循環中造成全身性的感染。


近端的腸道(十二指腸及近端的空腸)異物阻塞會因持續性的嘔吐、胃液的大量流失而引起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並可能會有休克的情形出現,患有此症的病畜其主要死因通常皆由於急性且嚴重的低血量容積造成,病畜若沒有經過適當的治療,則通常3-4天內就會死亡。而遠端的腸道(遠端的空腸、迴腸、及迴腸盲腸交接處)阻塞則通常表現出嚴重程度不等的酸血症,可能可以見到病畜有厭食、疲倦、間歇性且較為輕微的嘔吐,且體重下降等,如果供給牠們足夠的水分,則可存活3週以上。


線型的異物通常會造成腸道的扭結,且可能會因腸道的持續蠕動而嵌入腸道黏膜中引起腸道的撕裂及穿孔。

病因
動物吞服異物造成腸道部分或完全的阻塞。

臨床症狀
急性的症狀包括嘔吐、厭食、精神沈鬱等,少數病畜有下痢及腹部疼痛的症狀出現。

診斷
1. 病史及臨床症狀:其臨床表徵取決於異物梗塞的位置、是否造成完全的阻塞、阻塞發生的時間、以及病灶區的血液循環狀況等。急性的臨床症狀如前所述,某些幸運的病例因畜主剛好看見動物吞食異物而能及時送醫,而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2. 理學檢查:由外觀可發現病畜的腹部膨大,且有怪異的姿勢出現,可能有下痢、腹部疼痛、或休克的情形出現。近端的腸道阻塞容易出現嚴重的脫水情形,遠端者則可見病畜變的瘦弱、體重下降。腹部觸診可觸摸到腸道內之異物,也可感覺到異物阻塞的近端充滿液體或氣體。如果為線型的異物則可能會在喉頭見到線頭的一端,線型異物很容易造成腸道的扭結而引起病畜的腹痛。


3. 影像學檢查:放射線學檢查是確診腸道異物最有力的工具,在X光片中我們可看見異物的位置、因充滿液體及氣體而擴張的腸道,線型的異物則很容易造成的腸道的扭結,腸道中雖然有小氣泡,但並不會因氣體的過度堆積而造成腸道的擴張,造影劑的使用可幫助我們釐清異物的輪廓,以及觀察腸扭結的情況;超因波則可幫助我們觀察阻塞的物體的特性,且其可擷取腸道的動態影像幫助診斷。至於內視鏡則因其通常無法順利的通過十二指腸部故很少用來作為腸道異物的診斷之用。


4. 實驗室診斷:由血球計數及血液生化學檢查中可見體液、電解質、酸鹼均有不平衡的情況出現,並有伴隨著核左轉的白血球增多症,或是退行性的白血球減少症,同時也可能有敗血症性的腹腔滲液,表示可能已有因腸缺血或穿孔而引起的腹膜炎發生。

鑑別診斷
腸道異物需和其他可能造成腸道阻塞的病因做鑑別診斷,包括有:腸套疊、腸扭結、腸道沾黏、腸道狹窄、膿瘍、肉芽腫、血腫、腫瘤、以及先天畸形。

治療
*內科療法
某些阻塞的異物會自行通過腸道而由糞便排出,故可每隔一段時間即拍攝一張X光片以觀察其移動狀況,若有嚴重的嘔吐及消瘦的情形,則應馬上進行手術取出異物,在手術前應再拍攝一張X光片,以確定異物的位置。


*外科療法
如果8小時內以放射線學檢查發現異物並無明顯移動現象,或是在36小時內無法順利排出時,則應馬上進行手術移除,大部分的異物皆可由腸道切開術(enterotomy)取出,但若腸道已有大規模的壞死或穿孔發生時,則需進行部分腸道的截除與腸吻合手術。若為線型異物時,則可能需要進行多段的腸切開術才能完全的移除。在進行手術前,應儘量矯正其電解質及酸鹼不平衡的情形,並應避免使用N2O麻醉以免更多的氣體堆積。術後則應注意其體液、電解質、以及酸鹼離子的平衡狀況,並可給予適量的止痛藥及抗生素。如果術後8-12小時沒有嘔吐的情形出現,則可給水,12-24小時內沒有異常狀況時則可進食。
 

 

 

 


建議瀏覽最佳解析度1024x768以上,
網頁維護日期2010/1/3 by 岳美萱醫師
上述網頁資料為林中天教授及獸醫眼科研究室所有,“未經許可嚴禁轉載;No citation without permission!”

Division of Veterinary Ophthalmology and Surgery, Department of Veterinary Medicin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學研究所 動物眼科與外科研究室 台大附設動物醫院 台北市基隆路3段153號

台北市大安區106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台灣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