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陣

*茶陣與洪門
明朝滅亡後,遺老志士不甘降清,俟機起義反清復明,於是祕密結社因之而盛。最為膾炙人口的,首推鄭成功軍師陳近南所創的「天地會」,後易名為「洪門」。
茶陣是洪門文化的精髓之一,它的功用有試探、求援、訪友、鬥法等。茶陣分為「佈陣」、「破陣」兩部份,藉由茶碗與茶壺的排列,象徵不同演義故事;破陣後所吟的飲茶詩,更將文學融入茶藝文化之中。

*茶陣釋名
  「茶陣」是洪門暗號隱語文化的精髓,平常設於茶舖酒肆之中,藉以避免政府的追緝,用以連絡同志、傳遞訊息。
  「茶陣」的構成要素相當簡單,一只茶壺、數只茶杯,便能幻化出不同的陣形。有時還會運用煙斗、摺扇、蠟燭、筷子等物,象徵不同的意義。
  「茶陣」的種類繁多,就文獻所載,約有百種之譜,各有其代表意義,不可不謂驚人。它流行的時間約自明末清初至民國初年,隨著洪門而傳播。

*茶陣意義
  「茶陣」的主要功能有四種:試探、求援、訪友、鬥法。「試探」乃是以茶陣考驗對方是否為洪門同志;「求援」則是以茶陣暗示己身有危難,需要同志相助;「訪友」是在登門拜訪朋友同志時,藉茶陣的擺設以探知對方在家與否;「鬥法」則有互相較勁之意。

*佈陣與破陣
  施行時,「茶陣」分成三階段:佈陣、破陣、吟詩。第一階段「佈陣」,將茶陣擺出。第二階段「破陣」,由對方破解,通常經由茶杯的移動、茶水的傾倒以達到破陣的效果;如果對方能夠破陣,就可能是洪門同志。第三階段的「吟詩」,則是在破陣以後,由破陣一方吟出所破茶陣的對應詩句,達到雙重確認身份的效果。

*茶陣的典故
  在洪門文化中,特別重視《三國演義》、《水滸傳》、《說唐演義》等數部演義小說。這些小說普及於民間,易為一般民眾知悉;其中的英雄人物,更是洪門傚仿嚮往的典範。故在茶陣之中,常常可見「桃園」、「梁山」、「瓦崗」等相關陣形,破陣吟詩亦應用典故,可以反應出這些演義小說在洪門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飲茶總詩:「清蓮心茶」
  清朝天下轉明朝,蓮(連)盟結拜把兵招,心中要把清朝滅,茶(查)出奸臣定不饒。
  洪門的隱語文化之中,常有利用諧音字暗喻的方式。飲茶總詩便是以「清蓮心茶」四字貫串洪門宗旨。

*茶陣示例:
  以下的茶陣,將於杜鵑花節當天以短劇方式演出。


一、木楊陣(試探用)

佈陣:茶壺與一茶碗放置茶盤中,另一碗置於盤外,用以試探是否為兄弟。
破陣:將盤外茶碗移入盤中,再捧起相請。
詩曰:木楊城內是乾坤
   義氣全憑一點洪
   今日義兄來考問
   莫把洪英當外人

二、單刀獨馬陣(求救用)
佈陣:一茶壺一茶碗,壺口對碗。
破陣:能救助對方者,逕飲其茶;不能救者,棄其茶再傾茶飲之。
詩曰:單刀獨馬走天涯
受盡塵埃到此來
變化金龍逢太吉
保主登基坐禪台

三、桃園結義茶
佈陣:如圖,一壺三杯。
破陣:取中心一杯,移開旁二杯而飲。
詩曰:桃園結義劉關張
   兄忠弟義姓名揚
   不信曹公忠義將
   萬古流傳世無雙

四、四忠臣陣(求援用)
佈陣:茶壺一只,茶杯四只橫置於壺左。
   左方第一杯代表寄託妻子;左方第二杯代
表借錢;第三杯代表援救兄弟之命;第四
杯代表救免兄弟危難。
破陣:如應允其請求,根據求援之事,飲其相對
   之茶。如力有不逮,則亂茶杯位置而飲
之。
詩曰:韓明因妻惹禍殃
   韓福替死枉忠良
   鄭出打救英才子
   李昌食妻狀元郎

五、忠心義氣茶
佈陣:三個茶杯,一滿一半一乾。
破陣:拿起半杯之茶飲之。
詩曰:我亦不就乾
   我主不就滿
   我本中心漢
   持起飲杯盞
六、梅花陣
佈陣:如圖,五茶杯。
破陣:中心一杯萬不可飲,其餘可飲。
詩曰:梅花吐蕊在桌中
   五虎大將會英雄
   三姓桃園還有號
   要會常山趙子龍
七、五魁茶(試探用)
佈陣:五茶杯,左三直、右二直。
破陣:將左之最下杯移往右下方,使
其成「明」字形。
詩曰:反斗窮原蓋舊時
   清人強占我京畿
   復回天下尊師順
   明月中興起義人

 

八、帶嫂入城陣
佈陣:一壺六杯,四只在茶盤內,
兩只在茶盤外。
破陣:將兩杯放入茶盤中,並說:
「帶忠心義氣入城」。
詩云:義氣傳名劉關張
   關羽帶刀保娘娘
   過了五關誅六將
   樊城寄歇再商量

 

*資料出處:
著者不詳,《幫會三百年革命史》,臺北:皖江書店,出版年不詳。
著者不詳,《海底》,臺北:皖江書店,出版年不詳。
著者不詳,《洪門史》,臺北:皖江書店,出版年不詳。
著者不詳,《金不換》,臺北:皖江書店,出版年不詳。
朱琳,《洪門幫會志》,臺北:文星,民國五十四年一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