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楊衒之的《洛陽伽藍記》,前人研究多著眼於其正文、子注之考訂、異文之校讎,及屬性之辯證等,本文旨在把握作者行文之際的兩種基調--冷筆與熱筆。楊衒之寫《洛陽伽藍記》五卷,皆自空間之觀點出發;全書五卷,依次為城內、城東、城南、城北,而以大小寺院所屬空間繫於其下。其記述地理方位及寺院建築,文筆冷靜客觀,條理井然,極力抑制個人情緒;是為「冷筆」。
  至於有關歷史事件,往往附於所關聯之寺院下。楊衒之的筆調於記述興廢時事,每見不可抑制之熱情激動,時則露現其北人政治性地域性之偏見,遂令全書饒富生命力,是為「熱筆」。
  冷筆以寫空間,熱筆以寫時間,冷熱交織,乃使此書呈現特殊風格而永垂不朽。

   《洛陽伽藍記》的冷筆與熱筆                      臺大中文學報創刊號105-137面 民74.11
 林文月先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