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為中國經學史基礎研究之一,論東漢時代蜀人楊厚與其家庭自高祖以來、下逮其師友弟子一再三傳之經學與讖緯學,凡二十八家,幾全為東漢蜀士,間亦上溯至西漢、下延及晉初之益部之經緯學者數家。以諸人或本無學術專撰,或原有而今佚,作者因詳考經注、史傳、國別史、藝文經籍志類書、碑傳、輯佚專著,用討論此諸人之經緯學;貪多務得,細大不捐。遂考知諸人多不泥守一師之學,又常兼研數經,合東漢經學風尚。計治《易》則宗孟氏,有馮顥作《易章句》;《書》則兼采歐陽、夏侯學;《詩》則韓嬰學,有杜瓊作《韓詩章句》十餘萬言;《禮》則古文《周禮》;《春秋》則公羊。至於圖讖學,楊氏宗傳之諸家,莫不研精,以牽引《易》、《老》、〈洪範〉五行,資藉天文推步之學,衍說災異,逆言將來,進則廷陳陰陽消救之力,用干祿取榮,退則設科授徒,媲隆洙泗;其楊統撰《家法章句》、《內讖二卷解說》,並內學之專著,固當時之傑作也。分上下兩篇刊行,都四萬五千言。

 

東漢蜀楊厚經緯學宗傳(上)(下)       國立編譯館館刊17卷1期31-48面 民77.12 ;17卷2期207-227面 民78.6
 程元敏先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