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安石撰《三經新義》久佚,余曩從前人著作中輯出《詩書新義》佚文及後人評論,已分別會為一編。玆進而據既獲之佚文,旁徵宋至清人經解,並史籍、文錄、方志及目錄家書,且廣求坊間傳本,考《三經新義》之板本與流傳。論板本則首正書名原作《三經義》不稱《新義》,明安石經學非皆務為新奇;次則原其板本,曰手稿與初刻,曰修訂與重梓,曰官槧與私刊,緣得以定今所見《詩書新義》佚文為元豐修定本,乃安石晚年定論,而今所見《周禮新義》殘卷竟為安石稿本,乃彼熙寧間手筆。論流傳則畫分時代(宋、元、明、清至今)區分三籍(《周禮》、《詩》、《書》),舉凡《續資治通鑑長編》、史傳、公私藏書志目所錄,《永樂大典》所載,經解及題跋所稱,乃至詩文箋注所引,莫不廣為網羅,慎加稽討,故於此書之初大行於場屋,後乃漸衰,而轉為私學所重,終佚於明代初年,其經過、其原因,咸有較詳之敘述與較深入之討論。都四萬言。

   《三經新義》義板本與流傳                   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0期 9-60面 民70.12
 程元敏先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