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0年代以降,台灣散文自有「詩人散文」一系,其先驅人物殆非余光中、楊牧莫屬;其下續有承者,如陳克華、許悔之、林燿德等皆是。影響所及,八0年代以下文體出位乃成常態,散文體式遂紛呈變化,目不暇給。而一般所謂「詩人散文」,其義大抵不出二端:一則謂其以詩人兼作散文;一則謂其以詩筆化入散文。前者以身份論;後者以形式論--惟一般則多綜合二者名之--詩人兼作散文且以詩筆為之,即是「詩人散文」。這種界義,已成當然,因不可謂為誤,而衡諸前列諸家,亦莫不符合。但以個人近年體會,深覺亦有鳳毛麟角卓犖之士所作有超軼此義者,--此即楊牧。本文透過以經解經之方式,析理楊氏文本,呈現其迥異眾人之特殊「詩人散文」格調,從而凸顯其於台灣散文史上之特殊地位。

 

   「詩人」散文的典範——論楊牧散文之特殊格調與地位
 何寄澎先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