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禮書之研究,蓋有三難:以內容論,有記實者,有出於儒生主張者,有兼俱以上二項者,未易一覽而明,此則著述宗旨不易掌握之難也。以源流論,孔子卒後,弟子不無異言,甚且有儒分為八之說,而先秦古禮書多不著撰人,此則其所代表之學術譜系不易確知之難也。若欲參考漢代以降學者之傳注,則其著作有「實事求是」以疏證者,有「舊瓶裝新酒」別抒懷抱者,尚須梳理分辨,方知去取,此則前哲之成說非皆可賴之難也。有此三難,則先秦古禮書之詮釋與定位迄今猶多異議者,固意中之事。 然凡著述必有宗旨,議論必有淵源,故研究先秦古禮書雖有上述三難,仍當有線索足資探討,視吾人如何以合理有效之方法研究之耳。本文以宋儒晁說之〈中庸傳〉為例,檢視宋代以至近年學者論〈中庸〉之作者、內容、改本等問題之成說,以驗證拙見。

 

 

  先秦古禮書研究之反思-以晁說之〈中庸傳〉之寫作動機與影響為例  

  《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101-120頁                                                          民91.11

 葉國良先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