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客員外郎直集賢院范貽孫墓誌銘并序〉(真宗咸平五年) 誌主為宋相范質之孫,楊億撰文,亦見《武夷新集》;因取石 本、集本相校,並論范質、范旻、范貽孫三世之學。
二、〈中散大夫守司農少卿祁縣開國子王貽慶墓誌銘並序〉(仁宗 康定二年)
誌主為宋相王溥第三子,因取史傳與新出其家三誌。論王溥、 王貽孫、王貽慶、王貽矩、王珣瑜、王甫四世之學。
三、〈朝散大夫尚書虞部郎中護軍司勳郎中王珣瑜墓誌銘並序〉( 神宗熙寧二年)
誌主為宋相王溥孫、王貽矩子,因據誌文所見,述宋初尚主者 升輩與父同行之無理習俗,並論此習終因士大夫據禮抗拒而取 消之始末。
四、〈尚書屯田員外郎劉渙墓誌銘并序〉(神宗元豐三年)
誌主為史家劉恕之父,因參史傳與誌文,論劉渙、劉恕、劉和 仲三世之學行。
五、〈朝散郎試中書舍人輕車都尉曾鞏墓誌銘並序〉(神宗元豐七 年)
誌主曾鞏,文亦見《元豐類稿》;因參誌文、史傳與其家墓誌 ,論曾致堯、曾易占、曾曄、曾鞏、曾宰、曾布、曾肇及其後 世子孫之學行。
六、〈朝請大夫管句南京鴻慶宮歐陽棐墓誌銘并序〉(徽宗政和三 年)
誌主為歐陽脩之子,因取史傳與新出其家四誌,論歐陽脩、歐 陽奕、歐陽棐、歐陽愻、歐陽愬三世學行;又誌文備載歐陽棐 之著述目錄,因論其學得自文忠公者為多。
七、〈承議郎蘇适墓誌銘并序〉(徽宗宣和五年)
誌主為蘇轍次子,因取蘇軾、蘇轍、蘇過詩文,與誌文相解讀 ,以考眉山蘇氏家族生活,並見其學行。
八、〈禮部尚書蘇符行狀碑〉(高宗紹興三十一年以後)
碑主為蘇軾孫、高宗時禮部尚書,而事跡罕見史傳;因據碑文 述眉山蘇氏三世經學,並略論蘇氏家業及子孫遷徙安葬之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