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林》係漢代少數遺籍之一,不僅為研究《易》學史之重要資料,即就考論經史文學乃至聲韻、民俗、神話而言,亦有足供參考者。其書舊題西漢焦贛撰,明代鄭曉始提由質疑,嗣後學者頗多異議,有東漢以後人作、東漢初人崔篆作、許峻作、管輅作諸說,而爭端集於焦贛、崔篆二人。本文重新檢討牟庭、翟云升、馬國翰、丁晏、劉毓崧、尚秉和、徐昂、胡適、余嘉錫、陳直、羅常培、周祖謨、錢鍾書、鈴木由次郎諸人所提出之種種論證,分
(一)焦贛生卒年代的檢討、
(二)避諱證據的檢討、
(三)地名證據的檢討、
(四)史事證據的檢討、
(五)用韻證據的檢討、
(六)師承證據的檢討、
(七)其他證據的檢討七項評析討論,益以己見。結論認為:《易林》繇辭所述史事,晚至建武元年,焦贛年歲不及,因而不可能為《易林》撰主;《易林》用韻與崔篆故里涿郡方音合,可證崔篆方為《易林》作者。其寫作年代,上限在光武帝建武元年,下限在明帝永平五年。

 

   《易林》作者作時問題重探
       毛子水先生九五壽慶論文集125-146面 民76.4
 葉國良先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