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學驟興於戰國,在戰國時代盛行二百餘年,與儒學並稱「顯學」, 對當時學術界產生鉅大的影響。戰國中葉墨家聲勢浩大,孟子因而有「楊 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滕文公〉下)的慨嘆; 即使到戰國末年,墨家仍盛,《呂氏春秋》〈當染〉篇云:「(孔墨)皆死久 矣,從屬彌眾,弟子彌豐,充滿天下。」足見儒墨三家盛況。   墨子從一介賤民崛起,而能與當時盛行的儒家分庭抗禮,實在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這除了他的學說吸引人之外,與墨子的人格的感召、以及教 育的方法都有看密切的關係。《淮南子》〈泰族〉篇云:「墨子服役者百 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化之所致也。」以為墨子能使徙屬 「赴火蹈刃,死不旋踵」,視死如飴,便是「化」的功能使然。這個「化」 字,就是我們所說的「教育」。那麼,墨子的教育究竟如何?何以能使徙 屬如此死心塌地的追隨與奉獻?本文就此問題,分墨子對教育的看法、及 其教育的目的、方法、態度等四方面,加以探討。

論墨子的教育 臺靜農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963-981面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民70.11

周富美先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