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豐(Tsai Chen-Feng)
  出  生  年:民51(1962)
  最高學歷:臺大中文所博士(199806)
  現        職:臺大中文系副教授
  學術專長:魏晉玄學、魏晉佛學、中國哲學史
  曾開設課程:國文領域、歷代文選及習作、四書、魏晉玄學
一、歷年學術著作:(依發表年月排序)

A.期刊論文

1. 蔡振豐,道家「道」的言說可能:試論王弼《老子注》中名、稱的區分及使用,中國文學研究,5期,頁95-108,1991年5月。

2. 蔡振豐,對王船山詩論中「以意為主」說的一點看法,臺大中文學報,4期,頁383-398,1991年6月。

3. 蔡振豐,《山海經》所隱含的神話結構試論,中國文學研究,8期,頁235-246,1994年5月。

4. 蔡振豐,顧愷之論畫的美學意義試探,中國文學研究,9期,頁137-150,1995年6月。

5. 蔡振豐,「離形」與「去知」──「聽之以正;聽之以心;聽之以氣」的詮解,臺大中文學報,8期,頁219-236,1996年4月。

6. 蔡振豐,《孟子•公孫丑》「知言」問題試詮,中國文學研究,11期,頁57-76,1997年5月。

7. 蔡振豐,《安般守意》經注序中格義問題的考察,臺大中文學報,10期,頁299-332,1998年5月。

8. 蔡振豐,道安經序思想的轉折及其在格義問題上的意義,臺大文史哲學報,48期,頁251-292,1998年6月。

9. 蔡振豐,《陰持入》經注序中格義問題的考察,中國文學研究,13期,頁1-38,1998年12月。

10. 蔡振豐,嚴遵、河上公、王弼三家《老子》注的詮釋方法及其對道的理解,臺大文史哲學報,52期,頁93-118,2000年6月。後收入《儒家經典詮釋方法》,儒學與東亞文明研究叢書4,頁295-324,臺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3月。

11. 蔡振豐,何晏《論語集解》的思想特色及其定位,臺大中文學報,15期,頁41-60,2001年12月。後收入《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東亞文明研究叢書14,頁81-108,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8月。

12. 蔡振豐,《論語》所隱含「述而不作」的詮釋面向,臺大歷史學報,28期,頁175-192,2001年12月。後收入《儒家經典詮釋方法》,儒學與東亞文明研究叢書11,頁143-164,臺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年7月。

13. 蔡振豐,支道林莊子逍遙義新詮及其般若學,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4期,頁185-212,2001年12月。

14. 蔡振豐,莊子中的知覺現象及其在修證上的意義,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頁39-60,2004年7月。

B.會議論文

1. 蔡振豐,王弼周易注的相關問題,山東:山東大學,1993年8月。

2. 蔡振豐,儒家倫理傳統與現代生活,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人文與中華文化學術研討會,中華發展基金會主辦,臺北:劍潭活動中心,1998年12月。

3. 蔡振豐,道家思想的二個面向及其意義,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研討會,美國:史丹福大學,2001年3月。

4. 蔡振豐,何晏《論語集解》的思想特色及其定位,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研討會,廣州,2001年6月。

5. 蔡振豐,蕅益和尚對四書的詮釋,詮釋學與中國經典詮釋學術研討會,山東威海,2002年8月。

6. 蔡振豐,《莊子》中的知覺現象及其在修證上的意義,東亞思想傳統中的身心關係及其現代意義學術討會,北京大學,2003年1月。

7. 蔡振豐,伊藤仁齋與狄生且徠《中庸》註解的思想史意涵,東亞世界與儒教國際學術研討會,日本:關西大學,2004年9月。

C.專書及專書論文

1. 蔡振豐,王弼的言意理論與玄學方法,臺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2. 蔡振豐,管輅《易》學所反映魏晉象數易的轉變,大易集要,頁128-134,齊魯書社,1994年3月。

3. 蔡振豐,王弼周易注的相關問題,易學心知,頁82-109,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年5月。

4. 蔡振豐,魏晉名士與玄學清談,黎明書局,1997年8月。

5. 蔡振豐,魏晉佛學中格義問題的考察,臺大中文所博士論文,1998年6月。

6. 蔡振豐,臺灣儒學在社會實踐上的困境,兩岸青年論壇──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論文集,頁139-160,法鼓人文社會學院,2000年12月。

7. 蔡振豐,六家七宗之說所反映的格義問題,第四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輯,頁857-890,文津出版社,2001年12月。

8. 蔡振豐,道家思想的兩個詮譯面向及其現代意義, 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二),中華文明二十一世紀新意義系列叢書2,頁253-276,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2002年9月。

9. 蔡振豐,蕅益和尚對四書的詮釋,廖蔚卿教授八十壽慶論文集,頁479-502,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2月。

10. 蔡振豐,何晏《論語集解》的思想特色及其定位,經典與解釋的張力,頁217-236,上海:三聯書局,2003年10月。

11. 蔡振豐,魏晉佛學格義問題的考察──以道安為中心的研究,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文庫第100冊,頁229,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4年4月。

D.技術報告

1. 蔡振豐,蕅益和尚對四書的詮釋,國科會專題計畫NSC-91-2411-H-002-062,2002年8月-2003年7月。

二、學術獎勵:

  1. 獲國科會80、81、82、83、84、86學年度乙種獎勵。

  2. 獲國科會87、89甲種獎勵。

  3. 獲國科會90、91、92年度研究獎助。

寫信給蔡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