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祥恆先生(1918~1991)

傳記

學術簡表

以下內容摘錄自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史稿》~~

金祥恆先生傳徐富昌撰述                                                                Top

      金祥恆先生,浙江省海寧縣人。民國七年(1918)八月廿九日誕於原籍。世敦農業,勤儉傳家。先生幼而穎悟,尊人器愛,為糶糧集資送往硤石鎮就學。抗戰軍興,先生隨學校顛沛流徙,至龍泉,考取浙江大學師範學院國文系,師事鄭奠、夏承燾二先生。民國三十五年畢業,旋應山東大學之聘,任中文系助教並兼辦教務一年。
民國卅六年八月,應聘為臺灣大學中文系助教,並於該年十月十日抵臺,住第一宿舍。四十三年升任講師,四十九年升任副教授,五十五年八月升任教授。五十九年八月屈萬里先生赴新加坡講學,先生代理系主任,綜理系務。先生於臺大中文系任教先後達四十二年載,授文字學、古文字學、甲骨學、說文研究等課程,至七十八年屆齡退休。其間自七十四年起,並應聘為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兼任教授,講授甲骨文研究。栽成桃李,多能紹述其學。

        先生素以治學嚴謹著稱。早歲,傾慕鄉先輩王觀堂先生之為學,對王氏所謂之二重證據法,深體於心;來臺後,復從戴靜山先生治小學,又從董彥堂先生治甲骨學,集三大家之長於一身,業益精邃,造詣淵深。先生常於臺大中文系第十研究室研讀故籍,董理資料,鉤稽甲骨,描摹鐘鼎,忻然忘倦,達旦始歸,用力之勤,勝於常人。先生治文字學,最重《說文》,以《說文》上達金文、甲骨,旁及古璽、匋文、簡牘、帛書,而卒以甲骨學名家,戛戛獨造,卓然有成,海內外學者莫不推重。臺大中文系第十研究室(古文字研究室)亦因之成為研究甲骨學之重鎮云。

        先生為董彥堂先生之嫡傳弟子,彥堂先生乃甲骨名家,為四堂之一。先生步趨踵武,其甲骨學成就,亦蜚聲國際。所撰《續甲骨文編》一書,為研治甲骨必備之書。一函四冊,手寫線裝,分正文十四卷,附錄一卷,合文一卷,檢字一卷,於民國四十八年十月由臺大文學院景印出版,另又由哈佛燕京社出版,台北藝文印書館景行。先是,孫海波先生在民國廿三年編成《甲骨文編》,歷時五年,所據材料,僅《鐵雲藏龜》、《之餘》、《拾遺》、《殷虛書契前編》《後編》、《菁華》、《龜甲獸骨文字》、《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等八種。至於王襄之《殷契徵文》,孫氏以為真偽雜廁,大小易位,因而不收;明義士之《殷虛卜辭》,乃摹本,難以徵信,亦不收。治學雖曰嚴謹,然因之遺漏不少真實材料,未免可惜。先生之《續甲骨文編》乃繼孫氏《文編》而作,自孫書之後,至先生《續編》問世,其間二十五年,新出材料書籍,比起孫氏當年,不知增加幾許。先生除孫氏所採八種資料外,又選用二十餘種新出土、新流布而可徵信之甲骨材料編纂而成。《續編》體例,大致與孫書相同。其異者,先生將許氏《說文》之小篆與解說,另立一行,置於每字之前。眉目清晰,便於比對檢索,則又尤勝於《文編》。《續 編》所收甲骨文字,凡五萬餘,皆經先生剔抉精鑒,手自摹寫,先後歷時十年,彥堂先生嘆為「修萬里長城」之巨構及不朽之志業。書成後,日本漢學家如桶口隆康、林巳奈夫、松丸道雄諸先生抵臺之際,往往求見問難;至於澳洲國立大學之巴納博士亦如是。先生之學養,由是聞知於海峽兩岸及國際之間。

        先生又摹寫先秦古匋拓本二十餘種,汰其重複,依《說文》部首次第排列,為《匋文編》一書。該書一函二冊,手寫線裝,於民國五十三年九月由藝文印書館景印出版。匋文單獨成篇,成為工具書者,濫觴於顧廷龍之《古匋文*錄》。其後未見有用心於斯者,唯先生獨具慧眼,用力蒐羅,勤於排比,在物力艱難、資料取得不易之下,獨力完成。
先生所撰論文百餘篇,以考釋甲骨文及古文字者為多,如《卜辭中所見殷商宗廟及殷祭考》、《殷商祭祀用牲之來源說》、《殷人祭祀用人牲設奠說》、《甲骨文射牲圖說》、《甲骨文出日入日說》、《甲骨文無十四月辨》、《甲骨卜辭「月末閏旬」辨》、《讀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所藏甲骨文字》、《加拿大多侖多博物館所藏一片骨柶銘文的考釋》、《加拿大多侖多大學安達略奧博物館所藏一片牛胛骨刻辭考釋》、《輔仁大學所藏甲骨文字及後言》、《甲骨文中的一片象肩胛骨刻辭》、《從甲骨卜辭研究殷商軍旅制度中的三族三行三師》、《甲骨文通假字舉隅》、《甲骨文假借字續說比母》、《釋虎》、《釋龍》、《釋鳳》、《釋車》、《釋牛》、《釋羊》、《釋生止之》、《釋月》、《釋赤與幽》、《釋廄》、《釋牝牡》、《釋后》、《甲骨文ㄓ字音義考》……等。論文多以甲骨、金文之素材,貫串三禮,旁及出土實物,皆能直探幽奧,精思獨闢,甚為學界推重。自四十九年至六十三年間,主編《中國文字》凡五十二期,蜚聲海內外。
先生於學問用力既勤且深,故於資料至熟。講課之際,常不假思索,即能指出某片甲骨居某書某卷某葉,甚至第幾片。而治學每遇問題,往往與同道或學生討論再三;有朋自海外來,必詢大陸出土實物近況。凡此,均可見先生實事求是之治學精神,其所以能成就絕學者,豈偶然哉!先生手摹甲骨達數十年,摹成拓片數以萬計。直至晚年,仍以細筆松墨,一一臨摹。興緻來時,偶或以契文書寫古典詩詞,筆墨爛熟,頗富雅趣。(詳見《金祥恆先生全集》第一冊)其甲骨法書,於彥堂先生之後,亦為臺大一絕。

        先生素重調養,習於晨間運動,故貌似清臞,而神采奕奕。孰知天地不仁,遽奪其年,卒於民國七十八年(1989)七月一日,享壽七十二歲。先生晚年,一心從事《甲骨綜錄》之編纂,然驟辭人世,而事業未竟,齎志以終,能不傷哉!先生身後,諸弟子以名山大業不可無傳,乃將先生遺著手稿彙輯成卷,付梓問世,名之曰《金祥恆先生全集》。書凡六冊,收單篇論文一百一十一篇,前揭二書亦羅列其中。先生數十年心血,大抵薈萃於斯!

        先生家世樸厚,立身誠敬,澹於榮利,悠遊恬退,以刻苦自勵;謙沖自牧,居德不伐,貌和而氣淳,人未嘗見其疾言忿色。其清風雅操,蓋古之所謂謙謙君子者也。先生開淑後學,循循善誘,凡執卷問難者,無不為之口舉手畫,曲折明備,各稱其所欲而後已;門人後生或有片善,輒為延譽,津津樂道。其獎掖後學,往往如此,《尚書•秦誓》謂:「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先生之寫照也。又先生對學生平日生活亦頗關懷,其長年茹素者,恐其營養不佳,而苦勸「努力加餐飯」;其離鄉背井,遠道負笈者,或賞賜應節食品,或延至溫州街宿舍共度佳節。受業弟子於言教與身教、呵護與指引中,無不如沐春風,亦皆敬之如父云。達生先生與先生誼交三十餘載,對先生之為人、處世及學術、德業,甚為熟稔,嘗贊曰:昔人有言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所謂「本」者,蓋學問、接物皆與焉。余觀夫先生之事其師也,執不違無犯之禮;治其學也,守專一凝神之志;與人遊也,諳善同全交之道;為人師也,得善誘因材之法。斯皆務道之本而世人每失之者也,先生乃兼得之。故以之從師,則得名家之傳;以之治學,則成契文重鎮;以之接物,莫不稱其仁善;以之講授, 莫不各進所業。若先生者,斯可謂務本之君子矣。抑又有進者,先人有言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蓋知尊德性與道問學者多矣,能好若樂之者則尟。余觀夫先生之依仁游藝也,氣象和熙,陶然而樂,誠於中而形於外,真樂之者也。然則先生德業人所誦者,又豈偶然也哉!(文見《金祥恆先生全集•孔序》)誠哉斯言!


   金祥恆先生學術簡表                                                                                                        Top

1918年    1歲
                8月29日生於浙江省海寧縣。
1942年    25歲
                入學浙江大學師範學院國文系。
1946年    29歲
                浙江大學師範學院國文系畢業。任山東大學中文系助教。
1947年    30歲
                8月任臺灣大學中文系助教。
1954年    37歲
                8月升任臺灣大學中文系講師。
1959年    42歲
                10月出版《續甲骨文編》,線裝四冊。
                哈佛燕京社出版,台北藝文印書館景行。
1960年    43歲
                8月升任臺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1961年    44歲
                1月發表〈略述我國文字形體固定的經過〉。
1962年    45歲
                發表《甲骨文通假字舉隅》。
1964年    47歲
                出版《匋文編》,線裝二冊,藝文印書館景印出版。
1965年    48歲
                發表《甲骨文假借字續說比母》。
1966年    49歲
                6月發表〈甲骨文射牲圖說〉。
                發表〈甲骨文無十四月辨〉。
                8月升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1967年    50歲
                發表〈甲骨文ㄓ字音義考〉。
                12月發表〈甲骨文出日入日說〉。
                發表〈史記殷本記之先王「振」與甲骨文之「王薨」〉。
1968年    51歲
                發表〈楚繒書「**」解〉。
1969年    52歲
                9月發表〈卜辭卜人解惑〉。
1970年    53歲
                6月發表〈讀王獻堂先生釋「方諸」遺札後〉。
                8月代理臺灣大學中文系主任
                12月發表〈加拿大多侖多大學安達略奧博物館所藏一片牛胛骨刻辭考釋〉。
1971年    54歲
                12月發表〈說卜辭中之子畫〉。
1972年    55歲
                發表〈殷墟甲骨新書介紹〉。
                12月發表〈長沙漢簡零釋〉(1)。
1973年    56歲
                3月發表〈長沙漢簡零釋〉(2)。
                6月發表〈殷人祭祀用人牲設奠說〉。
                發表〈輔仁大學所藏甲骨文字及後言〉。
1974年    57歲
                3月發表〈長沙漢簡零釋〉(3)。
                6月發表〈長沙漢簡零釋〉(4)。
                發表〈從甲骨卜辭研究殷商軍旅制度中的三族三行三師〉。
1985年    68歲
                8月兼任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教授。
                11月發表〈后母戊大方鼎之后母戊為武丁后考〉。
1988年    71歲
                7月發表〈卜辭中稱高妣者考〉。
                11月發表〈魯字子中之子歸父善敦考兼論非西周器〉。
1989年    72歲
                7月自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退休。
                7月1日逝世,享壽72歲。
1990年
                門人匯篇出版《金祥恆先生全集》。
                2月刊遺稿〈釋* 〉。
1991年
                5月刊遺稿〈釋大**〉。
                刊遺稿〈釋兼談卜辭之計數法〉。
                刊遺稿〈談1片斷代值得商榷的甲骨卜辭〉。
                刊遺稿〈小臣 鼎銘文*字考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