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摘錄自《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史稿》~~
董同龢先生傳【楊秀芳撰述】
Top
董同龢先生,江蘇如皋人,清宣統三年(1911)十月十二日生於雲南昆明。母家為浙江籍,而宦居昆明,先生即生於其外祖家,至四、五歲始回如皋。後其父任職北京故宮博物院,乃舉家入京。畢業於北京市立第一中學後,因肺病休養三年,民國二十一年(1932)入清華大學中文系。雖體質羸弱,而用功活躍,曾擔任《清華周報》副刊編輯,並膺選中國文學會主席。畢業後旋即考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二十六年中日戰爭爆發,隨史語所輾轉遷移,二十七年遷至昆明,二十九年冬遷至四川南溪縣李莊鎮。三十二年升任副研究員。三十四年戰爭結束後,隨中央研究院遷回南京。三十五年獲中央研究院楊銓獎金。三十八年隨史語所遷至臺灣,同年升任研究員,並受聘為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爾後除四十三至四十五年赴美國哈佛大學為訪問學人;四十五年赴日本京都大學短期訪問,四十八年至四十九年赴美國華盛頓大學任客座教授外,均任職於史語所及臺大中文系。五十二年(1963)逝世,享年五十三。
先生就讀清華大學期間,嘗從王力先生習音韻學。王先生所著《漢語音韻學》一書,即以先生之聽講筆記整理而成。其時唐《切韻》殘本正引起學者注意,先生亦頗留心於此。二十五年畢業,撰成學士論文〈切韻指掌圖的幾個問題〉,討論該書之作者及來源等問題。旋即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為趙元任先生助手,並時向李方桂、羅常培諸先生請益。趙元任先生為王力先生業師,是以先生日後每作書與趙先生,必以「再傳弟子」自稱。
先是,自十七年至二十三年間,史語所陸續調查兩廣、陝南、徽州等地之方言。二十四年春,擬定全國方言調查總計畫,由趙元任先生領導,自二十四年春至二十五年冬,已完成江西、湖南、湖北三省之調查。先生初入史語所,即加入《湖北方言調查報告》之整理撰寫。雖未參與調查,而該調查報告中之分地報告實以先生之力居多,所撰者幾占全數之半。未幾,史語所因戰事遷移,方言調查工作無法按原訂計畫進行,而將調查對象轉向西南各省。二十九年春,調查雲南省,同年秋,調查四川省,先生均參與工作,實地從事方言調查。
史語所方言調查計畫之擬定,在於「以最少的時間獲得全國方言的大概情形」,故所採調查方式,以記錄某些預先選定之字為主。先生於參與調查之中,思考此種方法之得失,深知就該計畫之出發點而言,固然經濟有效,然若就語言整體瞭解觀之,則是法確有明顯之短處。一則選字以現代各方言所自出之中古音系為據,求得之音韻系統,難免為演繹之者,而非歸納之者。二則以此方法所得語料,自成片斷之真實語言記錄極少,於詞彙與語法之觀察無從著手。是故先生執行史語所計畫時,亦頗思脫離漢字羈絆,依照語言研究之基本步驟記錄漢語。三十五年春,史語所第二次調查四川方言,先生於成都紀錄華陽涼水井之客家方言,始嘗試純以描寫語言學方法調查漢語,次年春撰成〈華陽涼水井客家方言記音〉,於三十七年發表。該文提供完全得自口語之語料,並由語料歸納音系,整理語彙,不僅為客語之第一篇調查報告,亦為首次以純粹描寫語言學立場撰成之漢語方言調查報告。
方言調查工作之外,先生自大學起,對於漢語音韻史之興趣及研究,雖於顛沛之中亦未嘗停頓。三十三年在李莊石印出版《上古音韻表稿》,運用可靠材料與語言學理論擬構上古音音值,修正高本漢先生諸多看法。同時進行中古音之研究。三十五年以廣韻重紐問題研究之成果,與周法高先生同獲中央研究院楊銓獎金。三十七年發表〈廣韻重紐試釋〉,於三等韻重紐問題初步理出頭緒,以為重紐實係二類不同韻母之對立,而非聲紐無意義之相重,此種韻母之區別至為緊要,而向為學者所輕忽。次年發表〈等韻門法通釋〉,釐清明清以降說等韻門法者妄以己意附會而立說紛紜之謬。該文闡明門法沿革,辨明門法於劉鑑《經史正音切韻指南》所載〈門法玉鑰匙〉以前及其後實有不同;比較門法與其他等韻條文之異同,並根據對中古韻書與韻圖之最新認識,說明劉氏以前門法性質而逐條予以詮釋;更就劉氏以後門法變革論其得失。而此轇轕數百年之音韻學史料從此人人可識。
三十八年,先生隨史語所遷至臺灣後,即兼受聘為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先生結合教學與研究,因講授聲韻學而編寫之《中國語音史》,於四十三年出版,建立其上古至現代完整之漢語音韻史系統。惟出版時因排印困難而有所刪節,日後始據遺稿增補,改名《漢語音韻學》。
在臺期間,仍持續從事方言調查。四十一年春,利用帶領學生記音實習之機會,開始記錄閩南語,次年春與學生趙榮琅、藍亞秀合撰成《記臺灣的一種閩南話》,亦採調查華陽涼水井客家話記錄口語之方法。該書當時並未刊行,而於先生逝世四年後始出版。此後至四十三年赴哈佛訪問前,陸續記錄十餘種閩南方言,皆採相同方法,不用事先編訂之單字表與詞彙表,而隨機記若干日常用語,及故事、俗語、歌謠等較長語料。四十六年先發表〈廈門方言的音韻〉,自陳發表該文動機,謂閩南話以廈門方言為主,雖已有諸多研究,然既親身觀察,而知前人所言猶有未盡。以現代之語言研究者立場而言,研究一語言,求得其音韻系統,訂定一套合宜之音標,實非易事。若研究者目的有異,處理材料之態度有所不同,則各家必不完全一致。故自四十三年因離臺中斷閩南語紀錄研究,而正預備恢復繼續之際,將所見先行公布,拋磚引玉,以為日後工作之指標。四十九年復發表〈四個閩南方言〉三百餘頁,處理廈門、晉江、龍溪、揭揚四種方言,分為個別描述及比較音韻二部分。自言其本預備在已紀錄之十
多種閩南方言基礎上,隨時添加,俟材料齊全,將以進行大方言區之詳細比較研究,繪製方言地圖,然近年工作進行之中,時有感於此大功之告成,已不能寄望於最近之將來。一則語言純粹之發音人日益難尋;一則以一人之力,整理眾多材料,實不知俟之何年。是故決定先就已有材料為初步處理。該文選取者,為閩南語中流行最廣之廈門話,及泉州方言、漳州方言、潮汕方言樣品各一,已足以表現閩南語粗略輪廓。
四十六年夏,先生參與臺灣大學山地人類學研究隊,指導學生記音實習,始接觸臺灣南島語言中之鄒語。次年夏,帶領王崧興、管東貴、鄭再發等再度赴阿里山區調查鄒語八十餘日。至五十二年春撰成 "A Descriptive Study of the Tsou Language,Formosa"(《鄒語研究》)六百餘頁並付印。而先生旋即發病,終未能親見此一力作出版。先生晚年,常向學生言及其願有二:一為藉臺灣南島語言之調查研究,將語言學確實移植至國內;一為利用現代語言學觀念,建立可稱為一門學術之訓詁學。惜乎先生早逝,未能進行更多南島語之研究,而古籍訓解字義研究之計畫亦未及實行。
先是,先生初入史語所時,嘗從羅常培先生問訓詁。羅先生意訓詁亦語言研究之一部分,若由現代語言學之詞彙學、語意學、語源學入手,當能理出頭緒云。其後先生時念以語言學知識運用於古書訓解,而苦無機會。四十七至四十八年間,受高本漢先生著《詩經注釋》激發,立意嘗試為之。系主任臺靜農先生對此亦表支持,因召集學生數人,每周舉行「古籍訓解討論」一次,利用《詩經》、《戰國策》為材料,根據現代語文學基本知識,先排除不可理解有悖常理或不能持之有故之說,再嘗試建立可理解可信之說解。一年之中,積極結論雖不多,而眾人從此知訓詁之不能任意為之,如有所見,必有所據而人皆可理解,至若有未能解決之問題,實因蒐集整理資料之基本工夫不足之故。四十九年,出版《高本漢詩經注釋》中譯本。自云翻譯此書之意,在使有志趣之年輕學者多多領悟:雖讀古書,而現代工具與方法極為重要。先生堅信若有一學者,與高氏唯一之異,僅在幼年所受薰陶為中國或為西洋文化背景之異,是二人解讀《詩經》,在語文學知識方法所能掌握之範圍內,必不致有基本之差別。
五十年二月廿一日,先生在史語所講論會發表演講,題為「古籍訓解和古語字義的研究:一個工作計劃的擬議」,提議逐部整理中國古籍,以單一古籍為單位,研究其語法及語彙,以此為基礎,再從事整體比較研究。會中勞幹先生云:「先生所為係發凡起例之工作,何時完成,不可預料,惟此乃一方向。」先生逝世後,鄭再發先生整理其遺物,內有該次演講之草稿,其文末云:「又有人說:照你那麼說,要多少年做完呢?這我完全不能回答。顯然的,這不是一個人所能做完的,一個人如要做出一些可觀的成績,畢生從事也還有希望。然而,我們都知道,近代的學問漸漸不是一家之學了。這個計劃如值得做,史語所這個團體是責無旁貸的,在團體的進行之下,假我數年,……。」此未完之稿竟停筆於此,而天不假年,對於訓詁學之計畫終未能著手實行。
五十二年春,先生帶領學生鄭再發、丁邦新、鄭錦全、嚴棉等,調查高雄縣之南鄒語,步行十二小時陡峭山路始達目的地。調查期間日間記音,夜間督導學生製卡分析,工作繁重,導致胃痛不堪。下山後住院檢查,診斷為黃疸阻塞,開刀不治,於同年六月十八日逝世,享年五十三歲。身後留下遺孀及二子。
先生任教臺大中文系前後十五年,學生龍宇純、杜其容、鄭再發、丁邦新、梅廣、鄭錦全等均能發揚先生之學,為語言學界當代重要學者。先生訪問哈佛大學二年期間,梅祖麟先生適就讀該校,得有機會向先生請益受教,執弟子之禮。學生之中,丁邦新、梅祖麟、鄭錦全三位今皆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先生生前出版之專著有《上古音韻表稿》、《中國語音史》、與趙元任先生等合撰之《湖北方言調查報告》等,譯著有《高本漢詩經注釋》。身後出版者有《鄒語研究》、《語言學大綱》、《漢語音韻學》(即《中國語音史》之完整原稿)、與趙榮琅及藍亞秀合著之《記臺灣的一種閩南話》、丁邦新先生所編《董同龢先生語言學論文選集》等。先生不僅於漢語古音研究有重要成就,於漢語方言研究復突破以往僅據《廣韻》字表調查之限制,增以長篇語料,更能真切掌握語言事實。其〈四個閩南方言〉又開方言比較研究先河,方言之歷史音韻研究基礎於焉奠立。羅杰瑞(Jerry Norman)先生即受該文啟發,而研究比較閩語有成,此亦可謂先生學術影響之一端。先生所治,於漢語之外,更及於南島語言,其領域之寬廣、治學之嚴謹、眼光之遠大,有後學所不能及者。
董同龢先生學術簡表
Top
1911年 1歲
10月12日生於雲南昆明。
1932年 22歲
入學清華大學中文系。
1936年 26歲
1937年 27歲
大學畢業,考入中研院史語所任職。
1938年 28歲
隨史語所遷雲南昆明。
1939年 29歲
與王季緒博士之女王守京女士結婚。
1940年 30歲
參與史語所雲南省及四川省方言調查。
冬,隨史語所遷四川南溪縣李莊鎮。
1943年 33歲
升任副研究員。
1944年 34歲
出版《上古音韻表稿》。
1946年 36歲
獲中研院楊銓獎金。
1948年 38歲
發表〈華陽涼水井客家方言記音〉。
發表〈廣韻重紐試釋〉。
1949年 39歲
發表〈等韻門法通釋〉。
隨史語所遷臺灣。
升任研究員。
初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1952年 42歲
開始紀錄閩南語。
1953年 43歲
與趙榮琅、藍亞秀合撰《記臺灣的一種閩南語》。
1954年 44歲
出版《中國語音史》。
應哈佛燕京學社之邀,赴美國哈佛大學為訪問學人2年。
1956年 46歲
赴日本京都大學短期訪問。
1957年 47歲
發表〈廈門方言的音韻〉。
開始調查臺灣南島語。
1959年 49歲
赴美國華盛頓大學任客座教授1年。
1960年 50歲
發表〈4個閩南方言〉。
出版《高本漢詩經注釋》中譯本。
1963年 53歲
撰成《鄒語研究》。
6月18日逝世,享年5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