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日期

200593日上午10:00 ~ 13:00

研討地點

台大社會科學院第二教室

討論文獻

題目

作者

文獻出處

Product homogeneity as a prisoner’s dilemma in a duopoly with R&D

Lucas Lambertini

Gianpaolo Rossini

Economics Letters 58 (1998) 297-301

報告人

張民忠

參加人員

胡均立、王光正、彭正浩、王胤杰、林晏如、陳盈秀、蔡明芳、康廷嶽、李曉雲、涂光億、李家銘、張民忠

討論提要

Brander and Spencer (1983)發現,就成本降低的R&D而言,廠商在Cournot競爭下的投資量大於Bertrand競爭下的投資量。這個結論導因於在這兩個模型中兩廠商的反應函數的斜率是相反的。因此本文作者想檢視就產品差異化的R&D而言,在Cournot競爭下的投資量與Bertrand競爭下的投資量何者較大?結論是否與Brander and Spencer (1983)相同?

本篇文章研究得到以下兩的結論:

(1)   若兩廠商在產品品質(水平差異)R&D上陷入prisoner’s dilemma,則兩廠商皆不願意投入研發,造成生產同質商品。

(2)   就產品品質的R&D誘因而言:Cournot競爭的投資量大於Bertrand競爭的投資量。

 

就以上第二點而言,其結果與Brander and Spencer (1983)的結論相反。背後的理由為: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下,Bertrand競爭之下,廠商的獲利較Cournot競爭少,因此在Bertrand競爭下廠商必須投入較多的產品差異R&D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藉此獲得更多的利潤。

延伸研究

(1)    本為的產品異質性參數以及R&D支出皆為外生給定。若將此改為內生決定後其結論否相同?

(2)    本文「prisoner’s dilemma」的定義似乎與一般定義不同。「prisoner’s dilemma」一般定義為,參賽者雙方都知道在合作的情況下會得到最好的結果,但是雙方卻不會「玩」最好的結果,而是「玩」到最差的結果。換言之,「prisoner’s dilemma」存在Pareto Improvement。然而,本文的prisoner’s dilemma」指的是雙方皆採用不合作策略。

備註

文章的模型設定與求解過程簡單易懂,但是卻隱含許多重要的經濟意義,故選擇此篇文章作為本週研討會的討論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