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日期

2004522日上午10:00 ~ 下午1:00

研討地點

台大經濟系201教室

討論文獻

題目

作者

文獻出處

Informative Advertising

吳芝文

 

Working paper

報告人

吳芝文

參加人員

黃鴻、林燕淑、梁文榮、吳芝文、郭子綾、陳更生、邱俊榮、胡均立、陳宏易、王光正、

討論提要

本文以獨占性競爭架構,探討廠商的廣告行為。在考慮進消費者有可能會主動進行商品訊息搜尋後,廠商的訊息性廣告是否和既有文獻有所不同。

結論

 

本文發現: (1) 在短期商品種類固定之下,當消費者握有的訊息等於市場上的商品數則廠商不會做廣告。(2)如果市場規模不夠大 ,廣告的邊際效益將小於廣告的邊際成本,廠商還是不會做廣告。(3) 不存在消費者搜尋時,商品廠商一定會做廣告;考慮進消費者搜尋後,廠商有可能不做廣告。(4)消費者主動進行搜尋並不會完全排擠掉廠商的廣告(5) 在相同的搜尋比率之下,不論消費者的自我搜尋是否耗用成本,個別廠商的最適廣告水準不變;但是存在搜尋成本的均衡廠商家數較少。

延伸研究

本文假設政府出口政策的訂定係在於廠商的品質決策之後,最後才是廠商的Cournot數量或Bertrand價格競爭,這種設定方式主要是考慮品質的決定是一長期策略。然而,如果廠商的品質調整易於政府政策之訂定,則政府出口政策的訂定理應在廠商的品質決策之前,若此,則廠商之最適產品品質與政府政策間之關係有待進一步之確認。

由於品質的考慮是在今日日趨競爭的國際貿易上一個相當熱門的議題,政府常常鼓勵廠商應提高品質以利國際競爭,一旦廠商將產品品質內生化以後,政府的出口政策之訂定應作如何的調整,我們在本文中得到一些結論。至於其他的貿易政策(如配額、自動出口設限、自動出口擴張、國外直接投資等)與廠商產品品質的關係則是我們未來之研究方向。

另外,若廠商間彼此的品質水準為訊息不對稱,或者政府並不知廠商之品質水準時,此時之貿易政策應如何訂定。

    政府如何設計一套誘因機制去誘使廠商訂定一社會最適的品質水準,例如宣稱廠商只要花一筆經費在作品質提昇上,則承諾給予生產補貼,如此政府可藉由補貼率及廠商數來達到是會最適之目的。

    這些有趣的議題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