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日期

2002112日上午10:00 ~ 下午1:00

研討地點

台大社會科學院第二會議室

討論文獻

題目

作者

文獻出處

Quality Restrictions and Endogenous Quality Choice

Herguera, I.

Kujal, P.

And Petrakis, 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8, 1259-1277, 2000.

報告人

林燕淑

參加人員

林燕淑、楊雅博、胡均立、吳世傑、吳芝文、施冠宇、廖峻毅; 黃祥斌、朱維愷、劉惠玲、張筑雅

討論提要

我們曾再今年五月時,討論一篇JIE(2002)垂直產品差異化模型的文章,該文討論出口廠商之最適產品品質選擇以及政府之最適出口產品品質補貼政策。今天要討論的論文則是在一垂直產品差異化模型中,當廠商面臨數量限制(配額)時,廠商之最適品質選擇。此文與世傑在十月十九日研讀的文獻JIE (2002),垂直產品差異化模型中廠商面臨關稅限制時廠商之最適品質選擇與政府之最適關稅,乙文相呼應。至此我們將垂直產品差異化模型在貿易理論中之發展情形作一更完整的回顧。

結論

In a vertic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model under Cournot competition both foreign and domestic firms response by lowering their investment in long-run quality for a quantity restriction at the free trade import level. The imposition of quantity restrictions has important strategic effects on the long-run choice of quality. 此點在後續研究上頗值得參考。

延伸研究

1.      在此垂直產品差異化模型中,個別了解關稅與配額的經濟效果後,應可進一步研究這兩種政策之相關性,如等價性或兩種政策下採用新技術之時機先後等問題。

2.      我認為本文與上次世傑報告的論文均有一共同的缺點,即作者均分別討論本國為高品質廠商或低品質廠商兩種情形討論,如果可在較一般化的模型中討論應更佳,如設立一產業內貿易(intra-industry trade)的模型,兩國互有貿易,如此將可省略分兩種情形討論之冗長缺失。此實例不勝枚舉,如電腦(AcerCompac),美日小汽車之貿易等。

3.      由過去的文獻中得知,垂直產品差異化模型下何者為選擇變數(價格或數量)將會有不同的政策分析,本文可考慮價格競爭的情況。但因再數量限制時,價格競爭可能產生混合策略(Krishna, 1989, JIE),故在處理上可能要有些技巧。

4.      垂直產品差異化模型中,cover uncover market, the structure of cost function in quality 對所探討的問題有實質上的不同,為何會有如此大的改變應值得探討。

 

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