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日期

2002810日上午10:00 ~ 12:00

研討地點

交大經營管理研究所第四教室

討論文獻

題目

作者

文獻出處

Standardization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Gandal, N. and O. Sh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3, 363-383, 2001.

報告人

吳世傑

參加人員

林燕淑、楊雅博、胡均立、吳世傑、許淑瑛、陳宏易、施冠宇、張雅筑、廖俊毅、黃祥斌

討論提要

本文獻設立一個三國模型,以探討當商品具有網路外部性效益與套牢現象時,各國政府採取認同或不認同外國財貨內容標準或規格之動機,並進而探求當某些國家合組規格同盟時,這些國家是否會認同非會員國財貨之內容標準或規格。

結論

一國政府是否會認同他國財貨之內容標準或規格主要取決於下列兩項因素:「網路外部效益」與「規格轉換成本」。網路外部效益係指消費者之滿足感覺會隨規格相容產品種類趨多而增加,而規格轉換成本則係指廠商為適應當政府之規格政策所承擔的成本。當地主國採行否定外國廠商之產品規格時,當地廠商可因擁有成本優勢而獲益,但是當地消費者卻會蒙受福利之損失,因為網路外部效益降低了。反之,若地主國認可外國廠商之產品規格,雖然當地廠商無法享有成本優勢,但消費者卻可享有更大的網路外部效益。整體而言,認可外國產品規格所獲得網路效應會大於否定外國產品規格所帶來的利潤增加,故一國政府最好之政策即為認可外國廠商之產品規格。惟當規格同盟成立時,上述比較結果會發生反轉現象,故一旦規格同盟成立後,各會員國政府之最適政策就是不認可外國廠商之產品規格。

 

延伸研究

1.      討論產品相容程度對各國規格政策的影響。

2.      利用本文所使用之Salop模型,分析大、中、小廠商之分析均衡,並據以討論廠商合作 (合併) 對象之選擇。

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