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日期

2002525日上午10:00 ~ 12:00

研討地點

台大社科學院第二會議室

討論文獻

題目

作者

文獻出處

Should trade unions appreciat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Mette Yde Skaksen and Jan Rose Sorense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5 (2001), 379-390.

報告人

楊雅博

參加人員

黃鴻、邱俊榮、楊雅博、胡均立、吳世傑、許淑媖、吳芝文、張文宗

討論提要

該文以二國模型討論生產技術的替代性對本國對外投資的誘因以及對本地勞動工資的影響。

結論

該文以Nash談判方式分析廠商與勞動團體之間的工資決策。其所得到的結論是當生產的替代性越大(),本國廠商對外投資對本國勞動團體越可能造成傷害(利得),原因在於當替代性越大,勞動團體的談判力量越小,所以廠商對外投資下本國勞動工資越低。

延伸研究

首先,在設計上,該文將本國的兩種勞動視為同質,只有一個勞動團體去和廠商進行談判,免除團體組成的問題。其次,商品的性質是影響內文分析結論的重要因素,宜加以討論,如需求彈性越小,廠商對外投資的好處越少等。

此外,可以進行的研究如下:

1.          考慮產品替代性後,廠商最適對外投資決策為何?

2.          考慮產品替代性後,政府對製程移出、產業外移比例之管制為何?(是否可能替代性越高的產業,越傾向外移。)

3.          產品替代性與廠商外移之技術選擇關係如何。

備註

 假設某國內有一個不完全競爭市場,其他市場則為完全競爭市場。現若政府對不完全競爭市場加以課稅或補貼後,矯正了該不完全競爭市場(福利上升);課稅收入或補貼支出,在政府預算平衡下,用於完全競爭市場(若非以人頭移轉稅方式使用)則會扭曲完全競爭市場(福利下降),因此,政府稅收或補貼之使用存在扭曲會對福利有影響。所以,吾人設計模型時需注意實際上課稅或補貼存在扭曲成本(如立法成本等),若該成本會影響政策,則需考慮扭曲,若不會影響政策,則考慮與否則無傷。

回會議記錄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