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MAGES
|
姓名 : |
盧慧紋 教授兼所長
Director and Prof. Hui-Wen Lu
|
最高學歷: |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博士
Ph.D., Princeton University, U.S.A.
|
研究領域: |
中國書法史/Histor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中國繪畫史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
教授課程: |
中國書法史研究導論(M)
魏晉南北朝書法專題(M)
隋唐書法專題(M)
宋代書法史專題研究(M)
元代書法史專題研究(M)
明代書法史專題研究(M)
中國書畫鑑賞研究(M)
宋元書法史名著導讀(M)
藝術史研究實習(M)
中國書法史(學程)
日本美術史(學程)
研究與討論(D)
中日書法與文化(學程)
日本美術珍品專題(學程)
|
學經歷: |
2021/08–迄今-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
2013/08-2021/07-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
2009/08–2013/07 -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2008–2009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2004–2008 -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暨歷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2003–2004 - 美國巴爾的摩市華特美術館/博士後研究
2002–2003 - 美國奧柏林大學/講師
1999–2003 - 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考古學/博士
1993–1996 - 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 |
|
著作: |
【專書】
- 2019《水月鏡像—懷素自敘帖摹刻本與風格傳衍特展圖錄》(台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主編)。
- 2010《清華學報》第40卷3期(2010年9月)(專輯:《筆墨之外:中國書法史跨領域研究論文集》)(擔任專輯特約編輯)。
- 2019方聞著,盧慧紋、許哲瑛合譯,《中國書法:理論與歷史》(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9)。
【期刊論文】
- 盧慧紋,〈元初北方士大夫的書畫活動與鑒藏:以王惲(1227-1304)《秋澗先生大全集》為中心的幾點考察〉,《故宮學術季刊》,第38卷第2期(2020年12月),頁47-81。
- 盧慧紋,〈董其昌與唐人寫經〉,《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48期(2020年3月),頁1-92。
- 盧慧紋,〈由《重江疊嶂圖》卷談趙孟頫對北宋平遠山水的繼承與創新〉,《故宮博物院院刊》,2018年第6期,頁79-98。
- 盧慧紋,評Pietro de Laurentis,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Napoli: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Napoli “L’Orientale,”2011,《唐研究》,第21卷(2015年12月),頁500-504。
- 盧慧紋,〈薛紹彭書法編年與相關問題〉,《中國書法》,268期(2015年8月)。
- 盧慧紋,〈康里巎巎(1295-1345)行草書分期與風格溯源:再思元代非漢族書家的「漢化」問題〉,《故宮學術季刊》,第32卷第1期(2014年秋),頁47-126。
- 盧慧紋,〈唐至宋的六朝書史觀之變:以王羲之〈樂毅論〉在宋代的摹刻及變貌為例〉,《故宮學術季刊》,第31卷第3期(2014年春),頁1-56。
- 盧慧紋,〈碑與帖的交會-錢泳《攀雲閣帖》在清代書史中的意義〉,《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31期(2011年9月),頁205-260。
- 盧慧紋,〈從神機到人文:盛唐到北宋的草書之變〉,《故宮學術季刊》,第28卷第4期(2011年夏),頁1-58。
- 盧慧紋, "Review of The Landscape of Words: Stone Inscriptions from Early and Medieval China by Robert E. Harrist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8), "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70, no. 1 (2010), pp.232-246.
- 盧慧紋, "Two Pieces of Kangxi Porcelain Decorated in Underglaze Red in the Walters Art Museum, " The Journal of the Walters Art Museum, Vols. 64/65 (2009), pp. 171-176.
- 盧慧紋,〈漢碑圖畫出文章—從濟寧州學的漢碑談十八世紀後期的訪碑活動〉,《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6期(2009),頁37-92。
【專書論文】
- 盧慧紋,〈導讀:書為心畫──方聞的中國書法史研究〉,收入方聞著,盧慧紋、許哲瑛譯,《中國書法:理論與歷史》(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9),頁7-20。
- Hui-wen Lu, “A Forgery and the Pursuit of the Authentic Style of Wang Xizhi (303-361),” in Patricia Buckley Ebrey and Shih-shan Susan Huang, eds., Visual Cultures in Middle Period China (Leiden: Brill, 2017), pp. 193-225.
- 盧慧紋,〈縮率更魯公於分釐之間,運龍跳虎臥於格式之內-錢泳(1759-1844)與他的《縮臨唐碑》〉,將收入莫家良主編,《合璧連珠三》(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2016)。
- 盧慧紋,〈漢碑圖畫出文章—從濟寧州學的漢碑談十八世紀後期的訪碑活動〉,收入故宮博物院編,《黃易與金石學論集》(北京:故宮出版社,2012),頁126-156。
- 盧慧紋,〈江左風流與中原古法-由王褒入關事件談南北朝時期的南北書法發展〉,浙江省博物館編,《中國書法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杭州市:西泠印社,2000),頁59-70。
- Hui-wen Lu, “Calligraphy of Stone Engravings in Northern Wei Loyang," 收入 Character and Context in Chinese Calligraphy, (Princeton: The Art Museum, Princeton University,1999), pp. 78-103.
- Hui-wen Lu, “Wild Cursive Calligraphy, Poetry, and Chan Monks in Tenth-Century China,” 收入10th-Century and Beyond: Art and Visual Culture in a Multi-Centered Age (Chicago, IL: Center for the Art of East Asia, Department of Art Hist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Art Media Resources, 2013)
- Hui-wen Lu, “Imaging Oriental Art in Late-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 A Study on the Color Illustrations of Oriental Ceramic Art,”收入Bridges to Heaven: A Symposium on East Asian Art in Honor of Professor Wen C. Fo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2011), pp. 713-741.
- 盧慧紋,〈錢泳與《攀雲閣帖》-十九世紀對漢碑的臨寫、縮摹與玩賞系列研究之一〉,《請循其本-古代書法創作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頁315-320。
- 盧慧紋,〈薛紹彭書法分期與相關問題〉,《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頁659-688。
【會議論文】
- Hui-wen Lu, “Reliving History and Shaping Memory: Tang Remains and Song Scholars in the Old Capital Chang'an”China Project Workshop (The Institute of Fine Arts, New York University, Nov 12, 2021).
- 盧慧紋,〈懷素〈藏真律公帖〉考〉,《2021年 海上千年書畫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博物館,2021年10月28-29日)。
- 盧慧紋,〈刻本時代丟失了什麼?二王尺牘的文本、異文與形制〉,《異文—文本與形制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大學中文系與德國漢堡大學寫本文化研究中心,2021年10月23-24日)。
- Hui-wen Lu, “Wild Cursive Calligraphy, Poetry, and Buddhist Monks in the Eighth Century and Beyond”專題演講(美國亨廷頓圖書館、藝術博物館和植物園,2021年9月30日)。
- 盧慧紋,〈「水月鏡像」策展過程與反思〉專題演講,《2021 橫山書法藝術館書藝策展工作坊》(桃園市立美術館,2021年8月22日)。
- 盧慧紋,〈金末元初北方士大夫對關中地區唐代史跡的保存與歷史記憶〉,《東亞人文學論壇》(韓國首爾漢陽大學,2019)。
- 盧慧紋,〈故都與邊境:北宋士大夫對關中地區唐代史跡的保存與歷史記憶〉,《與天久長:周秦漢唐文化與藝術學術研討會》(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2019)。
- Hui-wen Lu, “A Forgery and the Pursuit of the Authentic Wang Xizhi (303-361)” Crafted Knowledge in a Globalized World Conference (The 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 2019).
- Hui-wen Lu, “A Forgery and the Pursuit of the Authentic Wang Xizhi (303-361)” The XXX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Historiography of Asia and Africa Conference (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2019).
- Hui-wen Lu, “A Forgery and the Pursuit of the Authentic Wang Xizhi (303-361)”專題演講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2019)
- Hui-wen Lu, “More than Writing: Efficacious Words, Decorative Scripts, and Cross-Cultural Encounters in Tang China” 專題演講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2019).
- Hui-wen Lu, “Zhao Mengfu (1254-1322) and His Level-and-distant (pingyuan) Landscape Paintings” 專題演講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2019).
- Hui-wen Lu, “Copies and Reproductions in Chinese Calligraphy: The Case of Monk Huaisu’s ‘Autobiographical Essay’” 專題演講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2019).
- 盧慧紋,〈帶你看懷素自敘帖及其分身們〉,《「展覽背後的眼睛」系列講座》,(臺北:誠品書店,2019)。
- 盧慧紋,〈法書典範的複製與新生—從懷素自敘帖的分身幻影談起〉,《「水月鏡像—懷素自敘帖摹刻本與風格傳衍特展」系列講座》(臺大藝術史研究所,2019)。
- Hui-wen Lu, “Dong Qichang (1555-1636) and His Study of Scripture Scrolls of the Eighth Century” 專題演講 (UCLA, 2019)
- 盧慧紋,〈水月鏡像:懷素自敘帖摹刻本與相關問題〉,《中華文物學會專題演講》(中華文物學會,2019)。
- 盧慧紋,〈兩宋內府的法書鑒藏變遷及閣帖重刊活動〉,《皇室文物的鑑賞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2018)。
- 盧慧紋,〈清初的書法臨古冊與臨古風尚——以王澍(1668-1743)為中心〉,《四王暨清前期書畫研討會》(北京故宮,2018)。
- 盧慧紋,〈再論趙孟頫《重江疊嶂圖卷》的繪畫風格與畫卷流傳〉,《2018年趙孟頫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美術院,2018)。
- Hui-wen Lu, “A Forgery and the Pursuit of the Authentic Wang Xizhi” Falsehood, Forgery,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Early Modern World: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from Studies on Ming-Qing China to Global History Conference (中研院近史所, 2018).
- 盧慧紋,〈一件偽造東晉墓誌與宋代法書他本收藏的一些問題〉,《文本性與物質性交錯的中古中國:中古研究新前沿國際研討會》(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與歷史系,2017)。
- 盧慧紋,〈由台北故宮藏《重江疊嶂圖卷》談趙孟頫對北宋平遠山水的繼承與創新〉,《2017年趙孟頫書畫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故宮,2017)。
- 盧慧紋,〈六朝至唐裝飾性字體的盛行與行草書筆法論的興起〉,《唐代書法與書學文獻研究與英譯工作坊》(臺大藝術史研究所、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2017)。
- Hui-wen Lu, “More than Writing: Efficacious Words, Decorative Scripts, and Cross-cultural Encounters in Tang China,”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Asian Art and Archaeology (EAAA) 2017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Zurich, 2017).
- Hui-wen Lu, “Model-books and the Formation of a New Calligraphic Canon in Song China,” Conference on Manuscript to Print, East and West (上海復旦大學, 2017).
- 盧慧紋,〈帝陵、史蹟、文物:唐太宗昭陵的保存與歷史記憶〉,《東亞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研究工作坊》(上海復旦大學中華文明研究中心,2016)。
- 盧慧紋,〈金末元初北方士大夫的法書鑒藏活動〉,《蒙元與中亞、東亞之藝術交流學術工作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6)。
- 盧慧紋,〈金末元初北方士大夫的書畫鑒藏活動〉,《中國收藏與鑒定史國際研討會》(浙江大學,2016)。
- 盧慧紋,〈唐人法度在晚明的重建與反思:以董其昌為中心的考察〉,《天崩地解的書寫與反思:晚明清初的文化思潮與現代性工作坊》(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6)。
- 盧慧紋,〈波西爾(Stephen W. Bushell, 1844-1908)與十九世紀晚期西方的中國藝術鑒藏與研究〉,《中國陶瓷史取徑:亞洲觀點 國際學研討會》(臺大藝術史研究所,2016)。
- 盧慧紋,〈石渠寶笈著錄元代書家康里巎巎相關作品研究〉,《2015年《石渠寶笈》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故宮,2015)。
- 盧慧紋,〈金末元初北方士大夫的書畫活動與鑒藏:以王惲(1227-1304)《秋澗大全集》為中心的考察〉,《遊於藝:十一至十四世紀士人的文化活動與人際網絡國際學術研討會》(長庚大學,2015)。
- 盧慧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的教研歷史與展望〉,《藝術史教學與人才培養會議》(浙江大學,2015)。
- 盧慧紋,〈二王與晉唐小楷在宋代的流傳與摹刻計畫成果〉,《「亞洲藝術的多元核心與交作網絡」工作坊Ⅳ》(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14)。
- Hui-wen Lu, “Forgeries and the Pursuit of Authenticity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The Case of Epitaph for My Nanny,” Conference on Middle Period China, 800-1400 (Harvard University, 2014).
- Hui-wen Lu, “Ancient Monuments Re-envisioned: Antiquarian Aesthetics and Transmedia Narratives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Art History Workshop (Department of Art and Architecture, Harvard University, 2014).
- Hui-wen Lu, “Forgeries and the Pursuit of Authenticity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The Case of Epitaph for My Nanny,”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AS) (Philadelphia, PA, 2014).
- Hui-wen Lu, “Reproducing and Remaking the Paradigm: Wang Xizhi’s (303-361) Calligraphic Masterpiece Essay on Yue Yi (Yue Yi Lun) in the Age of Printing,” Art History Workshop (Department of Art and Architecture, Harvard University, 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2014)
- Hui-wen Lu, “Reproducing and Remaking the Paradigm: Wang Xizhi’s (303-361) Calligraphy in the Age of Printing,”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AS) (San Diego, CA, 2013).
- 盧慧紋,〈技術變革與經典重整:王羲之《樂毅論》在宋代的傳摹與變貌〉,《「亞洲藝術的多元核心與交作網絡」工作坊Ⅱ》(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12)。
- 盧慧紋,〈唐-宋的六朝書史觀之變-以鍾、王小楷的面貌演變為例〉,《「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轉折」國際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2)。
- 盧慧紋,〈略談博物館“主題展覽”與“特色收藏”的教育功能〉,《「大學教學博物館及其在中國的未來」研討會》(浙江大學,2012)。
- 盧慧紋,〈技術變革與經典重整:王羲之《蘭亭序》在宋代的傳摹與變造〉,《「亞洲藝術的多元核心與交作網絡」工作坊Ⅰ》(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12)。
- 盧慧紋,〈宮廷、地方、蘭亭序:從「落水蘭亭」的鑒藏談起〉,《「宮廷與地方:乾隆時期之視覺文化」國際研討會》(臺大藝術史研究所,2011)。
- 盧慧紋,〈翁方綱與「落水蘭亭」〉,《蘭亭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故宮,2011)。
- 盧慧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寫本文化與楷書發展〉,「中國圖像文化史的流變-以魏晉和唐宋變革為中心」工作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1)。
- 盧慧紋,〈翁方綱與「落水蘭亭」〉,「蘭亭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故宮,2011)。
- 盧慧紋,〈宮廷、地方、蘭亭序:從「落水蘭亭」的鑒藏談起〉,「宮廷與地方:乾隆時期之視覺文化」國際研討會(臺大藝術史研究所,2011)。
- 盧慧紋, "Wild Cursive Calligraphy, Poetry, and Chan Monks in Tenth-Century China, " 10th-Century and Beyond: Art and Visual Culture in a Multi-Centered Ag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0).
- 盧慧紋,〈錢泳與《攀雲閣帖》--十九世紀對漢碑的臨寫、縮摹與玩賞系列研究之一〉,《請循其本-古代書法創作研究討論會》(南京市書法家協會,2009)。
- 盧慧紋,〈黃易與濟寧州學的漢碑〉,《黃易與金石學研討會》(北京故宮博物院,2009)。
- 盧慧紋,〈從黃庭堅的「病書」談身體與北宋文人的書法創作〉,《筆墨之外-中國書法史跨領域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8)。
- 盧慧紋,〈薛紹彭與他的書法:兼談北宋書家學古的兩種類型〉,《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研討會》(國立故宮博物院,2007)。
- 盧慧紋 "Imag(in)ing Oriental Art in Late-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 A Study on the Text and Color Illustrations of Oriental Ceramic Art, " Bridges to Heaven: A Symposium on East Asian Art in Honor of Professor Wen C. Fong (Princeton University, 2006).
【策展】
- 「水月鏡像—懷素自敘帖摹刻本與風格傳衍特展」
展期:2019年1月4日~4月28日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一樓中廳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 盧慧紋,〈薛紹彭書法分期與相關問題〉,《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頁659-688。
|
|
獲獎記錄: |
【教學】
2018,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優良獎
2012,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優良獎
2008,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97年度「傑出教學獎」
【其他】
2013-4,「中華民國頂尖大學策略聯盟102年度選派優秀人才赴國外頂尖大學訪問、進修及參與研究」(赴美國哈佛大學訪問研究一年)
2000-1,「蔣經國學術交流基金會博士論文研究獎學金」
1999-2000,「大都會博物館惠特尼藝術史獎學金」(Jane and Morgan Whitney Art History Fellowship,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6-9,「中華民國教育部留學公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