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視窗
 
公告消息 

鄉鎮作為「社造」單位如何可能:台東縣池上鄉的案例分析 / 講者:黃宣衛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類型  助教室
公告內容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週五演講系列

講題: 鄉鎮作為「社造」單位如何可能:台東縣池上鄉的案例分析
講者: 黃宣衛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時間: 2019年11月29日(五) 14:00
地點:

臺大水源校區行政大樓人201室

簡介: 池上鄉位於花東縱谷中段,在台東縣關山鎮北方,與花蓮縣的富里鄉接壤。在花東兩縣的各鄉鎮中,池上可謂獨樹一幟。不但池上便當、池上米名聞遐邇,在全球拼觀光的熱潮中,金城武樹、伯朗大道等名詞更是許多人都琅琅上口,讓鄰近鄉鎮羨慕不已。農產品的產地認證、觀光景點的形塑,這些都可以學習、複製,但在產業、環保、社福等各方面,要做到像池上目前的樣貌,一時之間恐怕並不容易。

已有的一些報導傾向於暗示,池上的榮景來自外力的加持,例如農委會、文化部、客委會等公部門、以及臺灣好基金會、長榮航空公司、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等團體提供的資源,讓池上能夠不斷建設發展;也有些研究強調,農會、便當店等在地商業組織懂得行銷,讓池上的名聲得以遠播;也有些專家指出,池上的土壤、氣候、大坡池等因素,讓池上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其它地方無法比擬。這些說法都言之成理,但仍不足以說明池上的特殊性。

本研究從地理條件切入,試圖從長期的歷史過程探索池上鄉。1830年代起即有西拉雅、阿美定居的紀錄,1875年清廷駐軍後,其他人群才陸續遷入,包括漢人與後來的日本人。日治初期,相當於今日池上鄉的「新開園區」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單位。轄區面積偏小,地形相對完整,使得池上鄉在人群整合上具有優勢。早期居民不分族群住在海岸山脈西側,以防備來自中央山脈的原住民,這也構成池上共同歷史記憶的一環。1930年代末期,在日本政府的治理下,漢人人口超過較早遷入的原住民。到了1950年代,每年一度的元宵繞境成為整個池上的重要活動,越到晚近越為重要,原住民也踴躍參與。這是1990年池上的三個大廟(玉清宮、保安宮、福德宮)首度聯合舉辦建醮的基礎。

也正是從1990年代初期開始,池上有一群熱愛鄉土的人士,出錢、出力共同為地方發展而努力。從池上鄉志的編纂、大坡池的整治到池上米的認證,我們看到池上鄉民以不同於鄰近鄉鎮的方式投入地方事務,一方面不斷面對新時代的新挑戰,另一方面以超越部落、社區的尺度,善用外來資源從事社會改造的工作。

本次演講將聚焦於池上鄉如何成為「社造」單位,透過突顯全鄉性志願社團在此一過程中的重要性,也思考社區總體營造的一些相關問題。


 

★本場次為人類學系舉辦之週五演講系列,毋須報名,歡迎所有師生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