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   2011年 4月出刊   
 
 

▲第十期學術通訊封底

編按:本期「校園展覽」單元,介紹201011月重新開幕的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人類學博物館」。本期封面與封底圖片及其說明皆由臺大人類系授權提供,謹此致謝。

臺大人類學系人類學博物館
本刊編輯部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人類學博物館」前身為「人類學系標本陳列室」。位於臺大洞洞館的人類系館拆除後,原藏於人類系館中近六千件的民族學標本文物,搬入臺大舊總圖西翼,於2010年11月以「人類學博物館」之姿重新開幕。 人類學博物館的收藏承接自臺北帝國大學時代「土俗人種學講座」標本室的收藏。帝大改制為臺灣大學後,很快的成立了考古人類學系。帝大時期的收藏也就成為考古人類學系標本陳列室的核心收藏。而自土俗人種學講座時期至今,人類學系標本陳列室歷經草創、茁壯、戰爭破壞、戰後復原等變遷,所藏標本已成為人類學系與臺大最重要的資產之一。 該館收藏包括實體標本與影音資料(相片、影片與錄音)。實體標本分別屬於民族學與考古學兩個主要範圍。影音資料部分仍在處理中,其他多已公開,可上網搜尋(http://www.darc.ntu.edu.tw/newdarc/darc/index.htm)。人類學系標本陳列室時期,設有兩個陳列室,分別展出「民族學標本」與「考古學標本」,此一展示區分仍為新館承襲。目前位於舊總圖西翼的新場地,先行開放「民族學展示廳」,稍後將再開放「考古學展示廳」。 人類學博物館的民族學藏品共有五千多件,最早可追溯至1895年由在臺灣進行原住民研究的先驅伊能嘉矩所採集之珍貴藏品,如泰雅族貝珠衣、馘首標幟,及平埔族雕刻和衣飾等。至1928年,土俗人種學講座成立標本室,移川子之藏和宮本延人等人為推展民族學研究,開始系統性累積各族物質文化標本。

目前的展示分為兩部分。西翼入口一樓部分「考古學田野調查」與「民族學田野調查」的單元,以照片來介紹人類學研究的重要方法──田野工作。尤其以考古學來說,本系絕大多數的藏品都是歷次包含大學部田野實習課程發掘所獲得的研究資料。

一樓往二樓的樓梯旁,以人物與標本室的相片介紹臺大人類學系的歷史與特色。進入民族學展示廳,展示臺灣原住民的物質文化。展廳前以太平洋島嶼地圖、海景相片配合器物與文字說明,烘托出了一個以海洋為主的南島世界,引導觀眾進入一個同樣使用南島語言的臺灣原住民的生活世界。

民族學展示廳的展品以1920至1960年代初期入藏的原住民各種生活器用為主。展廳內以「臺灣原住民物質文化」為主題,依族群分別陳列器物和相關圖文說明,用以展現各族群物質文化特色;此外亦包括「臺灣原住民陶器」和「太平洋群島的植物利用」等專題展示。大型與T型展示櫃中分別陳列了各原住民族群的物質文化,另有兩區以專題形式陳列陶甕與石、木雕。另外邵族的獨木舟與蘭嶼的拼板舟搭配有大幅照片,盡可能呈現出器物在生活中的面貌。

由於民族學展示廳藏品主要來自臺北帝大時期,少部分來自本系教師於1950、1960年代的採集,採集當時距今已有百年到五十年的時間。展示方式除了呈現器物收集當時的時代氛圍以外,「光影走廊」則將時間緩緩延伸到當代,而觸及了關於文化延續與文化創新的思考。

此外,考古學標本的主要來源為人類學系田野課程或執行研究計畫由各遺址發掘而出或地表採集之文物,主要為臺灣各地史前遺址出土之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角器、牙器、墓葬、人骨、獸骨、貝類等,以及少數中國大陸和世界各地所見之標本。因田野發掘工作的持續,出土藏品仍在累積中,現已達數十萬件之多。其中第一批入藏標本為舊臺北市圓山動物園西側的圓山貝塚遺址,該次學術工作,是臺灣考古學的第一次正式發掘。此後人類學系師生持續在臺灣各地遺址進行大規模的發掘與出土物的收藏,其中如舊石器時代的長濱文化,新石器時代的墾丁、圓山、大坌坑、大馬璘、卑南文化,及至鐵器時代的十三行文化。

人類學博物館由教學與研究為主的小型專業人類學博物館,轉型為對社會大眾開放兼具社會教育使命的大學博物館。新的場地、新的使命與不同的展示觀念,皆為臺大人類學系為推動臺灣社會跨文化理解所做的努力。

該館開放時間為週三到週一10:00- 16:00,週二與國定假日休館,網址為http://homepage.ntu.edu.tw/~anthro。聯絡電話:(02)3366-4996。

本期封面及封底之圖片簡介

人蛇紋木雕屏風 
  • 標本編號及名稱:#3447 人蛇紋木雕屏風
  • 族群:排灣
  • 採集者:佐藤文一
  • 採集地:高雄州潮州郡
  • 入藏時間:1947年4月31日
  • 材質:木
  • 技術:雕刻
  • 尺寸測量:高128公分,寬74公分

「人蛇紋木雕屏風」為一長方形黑色木板,僅一面施彫劃,樹立於兩塊屏木條座上。自上而下為:並列相連人頭三個、蜷蛇一對、並列相連人頭三個、蜷蛇一對;沿邊刻小型人頭與蜷蛇文,以相連人頭兩個及蜷蛇紋二對作相間排列,下端向外,故上列倒向。沿邊之小型蜷蛇文,除了左上角一對作向外蜷曲外,均相對向內蜷曲。 此件木雕為佐藤文一所藏,其記:「此為僅限為排灣族之有力者階級所享用之床飾和枕(作者按:指現安置於屏風腳座之部分,其原來用作枕)之例,……。類似屏風之床飾高約四尺,二尺五寸,寬一寸五分;枕則長約一尺六寸,縱六寸,約四寸。兩者均樟木,燻成黑色。」又記其採集時的情形,謂屏風之所有者因「數十年來,起居與共,故在別離時特招宴族人,又欲使其免於長路空腹,在其六個人頭(作者按:指板中央部所刻六個人頭)的口中填滿以藷芋。其無邪單純的感情,表現無遺。祈求安泰的他們,以人頭和蛇為他們的守護神。」[註釋一]

人蛇紋木雕穀桶
  • 標本編號及名稱:#4029人蛇紋木雕穀桶
  • 族群:魯凱
  • 社名:〔漢〕阿麗社
  • 現行政區:現屏東縣霧臺鄉阿禮村
  • 採集者:陳奇祿
  • 入藏時間:1959年2月20日
  • 功能:生業用具/農具
  • 材質:木;陶瓷
  • 技術:木工;雕刻;打磨
  • 尺寸測量:徑長336公分,高124公分

「人蛇紋木雕穀桶」由一樹幹匏空製成木桶桶身,無底,下墊木板為底。無底的理由可能是因為實體體積過大,附底不易堅牢。上兩側雕刻有兩個大型人形像,兩手叉腰站立,頭上有一對捲曲蛇文,腳下亦有為捲曲蛇文與木梳文。正面刻有兩排全身人形,雕刻法較簡略,有男女之別,並有眼耳乳等以凸文象徵。紋飾特徵為頭上雙蛇文與頸生雙蛇文。在兩排人像雕刻間雕飾之漩渦文中,嵌飾有印花白磁,邊緣雕有各種花葉文、捲曲蛇文。

採集者陳奇祿對此件穀桶有如下描述:「其正面所刻文樣之變化和配列,至為整齊巧妙,……靠上端及中段各刻有重心圓(concentric circles)一排,上七下六,由其完整之圓形,我們可推知其有圓規之應用。本標本近口緣及各文樣分隔部分所刻幾何形文均甚工整,近下緣之蔓草文則為罕見於排灣群諸族之彫刻文樣。全體未施塗色料。重心圓之中心部及上排人像近肩部處釘飾有螺錢形瓷片。」[註釋二] 此外,據陳氏在1940、1950年代的田野經驗,此類圓形穀桶只出現在屏東縣三地鄉、霧臺鄉、瑪家鄉一帶,來義、春日等地則使用方形穀桶。 [註釋三]

[註釋一] 轉引自陳奇祿,《臺灣排灣羣諸族木雕標本圖錄》(臺北:南天書局,1996),頁45-46。

[註釋二] 陳奇祿,《臺灣排灣羣諸族木雕標本圖錄》,頁66。

[註釋三] 陳奇祿,《臺灣排灣羣諸族木雕標本圖錄》,頁64。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